講的是製片人為了讓一位著名編劇儘快寫好劇本,把他關在了一座小樓內,還給他安排了一個女助手照顧飲食起居。

沒想到編劇和女助手在獨處的時候有了感情,編劇完成工作,回到家裡,繼續扮演著好丈夫和好爸爸的角色,同時和女助手保持交往。

妻子發現丈夫有了外遇,要求離婚,這位編劇又膽怯了,不敢踏出這一步。

當妻子因為意外摔傷後,編劇照顧妻子,體會到妻子的不容易,夫妻和好。

這是一個出軌男人最終回歸家庭的故事。

從感情的角度說,《小城之春》和《一聲嘆息》講的是差不多的故事,都是三個人的感情糾葛,或者說是婚外戀的故事。

是背叛家庭,追求自由,還是回歸家庭,堅守責任,每個時代都會有這樣的選擇。

只是《小城之春》在感情上更為隱忍和剋制,《一聲嘆息》更為放蕩和狼狽。

畢竟時代不同了,人們對於感情的觀念自然也不相同。

所以說,這個世上沒有新鮮事,說起來都是套路,就看你能不能把這個套路翻新,弄成自己的東西,還要能糊弄住觀眾。

第三百三十二章 意境

林子軒為張國立選擇《一聲嘆息》倒不是為了圖省事,而是目前社會上就有此類現象。

婚外戀這種話題並不新鮮,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引起大眾的關注。

九十年代以前,誰要是敢第三者插足,會受到社會輿論的強烈譴責,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離婚屬於重大事件。

大家信奉的是家醜不可外揚的傳統觀念,兩口子就算在家裡怎麼鬧矛盾,在外邊還是要裝出幸福和睦的樣子來,為了面子和孩子,湊合著過下去。

進入九十年代,這種觀念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物質生活豐富了,人們之間的感情卻變得脆弱了,有了經濟上的獨立,接下來就是感情上的獨立,誰也不需要遷就誰了。

在1980年修訂的《婚姻法》中,離婚的理由裡增加了「感情破裂」這一條。

這極大的放寬了離婚的尺度,也成了大多數離婚者常用的藉口。

感情這個東西就像是肥皂泡,極為脆弱,說破裂就破裂。

面對社會上越來越多的誘惑,考驗著每個人的道德底線,大家對於出軌有了新的看法,從強烈譴責到圍觀看熱鬧,心態上發生了變化。

當某種狀況經常出現在生活裡的時候,也就用平常心來看待了。

有種觀點甚至認為只有有本事的人才會出軌,你要是沒有錢,沒有權利,誰會看上你啊,想出軌都找不到物件。

大眾在對出軌者譴責的同時,內心裡還有著一絲羨慕。

這種對金錢和權利的崇拜同樣是社會發展的產物。

在這個時代,社會在轉型,人們的觀念在改變,傳統的婚姻價值觀念受到衝擊,每個人的內心充滿著迷茫和掙扎。

《一聲嘆息》相當真實的反映了中年男人的婚姻生活,也反映了當下人們的生活狀態。

在藝術層面上,這部片子沒辦法和《小城之春》相比。

《小城之春》的時代背景頗為敏感,正值新舊時代交替的時刻,在講述細膩的感情糾葛之外,還有一種淡淡的家國情懷。

《一聲嘆息》偏重寫實,訴說現代人狼狽不堪的感情生活,不能說文藝,應該是無奈。

對張國立來說,這個角色具有不小的挑戰性。

他被觀眾接受的角色都是正面形象,他本人也適合出演正面角色,他那張臉就是標準的國字臉,這種外形不演正面角色太浪費了。

然而,這個出軌的中年男人絕對稱不上正面,屬於被社會譴責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