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

只有他們自己先被音樂愉悅了,才有可能把快樂傳遞給聽眾。

如果他們是在緊張的狀態來表演這首歌,絕對不可能讓聽著的人感受到絲毫的快樂。

在這點上,有林在山幫他們掌舵和指點,信徒樂隊做的是非常出色的。

即便是在排練中,仍能讓在場的人都感受到他們的樂隊的青春魅力。

盧詩詩和郝媛這時也正在店裡看信徒的排練呢。

水穿石是家爵士咖啡吧,她們倆此前不太接受信徒這種校園搖滾風格的演出,以免她們的咖啡廳被拉低逼格,搞成路邊那種沒什麼品味的小酒館似的。

但在林在山的強烈建議下,她們姑且就讓信徒來試著演一場,看看反響如何。

音樂無國界,也不應該有風格上的高低之分。

和林在山認識以後,被林在山身上豐富多彩的音樂內涵所感染,這兩個女老闆現在都不是像之前那樣獨迷爵士樂了。

郝媛當然還是很喜歡爵士,她的職業就是做爵士樂的,所以她對爵士樂仍舊很情有獨鍾。

不過她現在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只欣賞爵士樂,覺得其他風格的流行音樂都很垃圾。

她以前一直覺得流行樂手根本就玩不轉爵士樂,爵士樂是最難創作也是最難掌握的一種音樂。

然而,認識了林在山以後,郝媛這個觀點被徹底打破了,林在山作為一個主攻流行的音樂人,只是隨手玩玩爵士樂,便能把爵士樂給玩出境界來,這實在太震撼郝媛了!這讓她都有些動搖了,覺得爵士樂好像沒有比流行音樂厲害太多。

抱著重新接納的態度去欣賞其他型別的音樂後,郝媛覺得林在山做的很多音樂都非常有風格有態度,這讓她特別的欣賞。

就像現在舞臺上信徒樂隊唱的這首《Youngforyou》,編曲毛毛躁躁的,和精密複雜的爵士樂比起來,這完全就是一首小兒科的作品。

但這種小兒科的作品,由這些青春熱血的學生表演起來,卻是別有一番風味,特別的快樂,直擊人心。——這,或許才是大眾音樂本來應該有的魅力吧。

在郝媛旁邊的盧詩詩,就更被信徒的表演所打動了。

認識林在山以後,盧詩詩接納音樂的心比郝媛開放的更多。

這喜歡抱貓的女老闆,之前就是被郝媛帶著才喜歡上爵士的,但等在現場接觸過林在山的黃金搖滾樂後,她發現搖滾樂對她的衝擊似乎更大。

搖滾樂中那些比爵士樂強勁許多的節奏切分音,每一個音都能重重的打到她心裡,將她略有封閉的優雅心湖,激出暗湧的波瀾。

林在山唱搖滾的時候,歌聲就好像一柄滄桑的大錘,可以破開她心底壓抑許久的、甚至是她從來就沒有去直面過的一些很封閉的情感領域,好像能讓她熱血澎湃的重新認識自己似的。

現在看著信徒的排練,被這快樂而強勁的節奏洗禮著耳朵,盧詩詩仍舊有一種熱血隱動的快感。

她發現自己好像越來越喜歡這種在現場表演型的搖滾樂了。

她之前在網上聽了聽搖滾歌曲,但不在現場看,光是聽,她覺得搖滾樂還是不如聽爵士那麼享受。

但在現場看這種激情澎湃的搖滾表演,盧詩詩已然有點小小的迷戀感覺了。

她真希望未來她的咖啡館能有更多的這種上檔次的搖滾風格表演,這樣她一定會更加迷戀這家承載了她自由與夢想的小小的咖啡館的。

……

就在信徒樂隊抓緊時間排練的時候,林在山和劉萌萌正驅車往夏城趕著。

劉萌萌之前回夏城參加同學會,果然幫林在山聯絡到了在當地表演的機會。

她有幾個當了老闆或者小老闆的同學,聽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