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鮮,味醇厚,湯色明亮。
在我不留意茶的時候,我是不知道新茶和舊茶有這麼大的差別的。家裡雖然也買茶,但因為不懂,還曾經送了舊茶給朋友,朋友告訴我茶葉放得太久啦!自己也不覺得慚愧。不懂嘛。現在慢慢地品出了舊茶的苦澀,才知道當初的無愧是多麼地令人汗顏!
母親曾經告誡我,如果送給別人禮物,總是要送好東西。越是自己愛不釋手的,恭恭敬敬送出去,才對得住自己的這顆心。如果有禮物,自己先挑了喜歡的,把不喜歡的送人,即便別人喜愛那送來的禮物,自己這一關也是過不去的。別人可以不知道你事先的比量,但你自己知道,老天也知道。
媽媽的話,很重要。但凡我們要送出去的,莫不應是全心全意、設身處地地為對方想過,他,或她,應該會喜歡。即便審美的意趣會有出入,但這顆恭敬的心別人總能體察。而即便美意不被體察,自己是問心無愧的。有時候,也會冷不丁收到別人送的禮物,發現是快要過期的食品,或者是百無一用、為別人淘汰的物件,出於禮貌,我笑得勉強,如骨鯁於喉。怎麼和你說呢,我的朋友?
剛開始學佛的時候,看到六度裡面講佈施波羅密。波羅密,是到彼岸的意思。就是說有六種離開煩惱的此岸,抵達智慧明澈的彼岸的方法,而佈施就是其中的一種。佈施有財佈施,就是錢財的施捨;有法佈施,即佛法智慧的佈施;還有無畏佈施,就是幫助別人遠離恐懼境地。三種佈施,都是為了調伏我們的慳吝之心。有了好東西,你能放下這個執著和佔據的心,佈施出去麼?
我們在家裡收藏了珍愛,在手心裡攥緊了財富,搬家的時候,我們的行李越來越多,成為我們不捨的負累。我們扔掉的總是那些被私心比較過後為我們所不喜的,而這些東西有時還會被貼上“饋贈”的標籤,成為他人的雞肋。殊不知,一顆有保留的心,一定會傳達到那個接受的人。也許他會沉默,但你們的情意在此刻已經悄悄打了折扣。而試想,人生百年,在你離開這人間的時候,你不捨的,又有哪一樣歸屬你,隨你而去呢? 有很多時候,就是因為這麼一丁點自私,我們會在無知中失去分享的美好、佈施的快樂,會對自己遭遇的友情的疏遠、荊棘之路的漫長、甚至生活的窘迫感到莫名其妙。而實際上,不用去找旁的緣由,單看自己是否也曾吝嗇,也曾私心,也曾己所不欲而施於人了呢?
聖經上說,向空中吐痰,那痰是會落在自己頭上的。
佛家也這麼說:那誹謗的人終將被誹謗,吝嗇的人終將遇見侷促的命運。萬事都有因果的啊。
佈施的困難和佈施時的揀擇,都會使自己的品格受到質問,那個質問並不來自神靈,而是來自良心。
而我想說的其實還有一個,就是不住相佈施。什麼是不住相佈施?就是你佈施的時候,不為自己的佈施洋洋得意,不期待、不計較受施者的任何態度,不為人知,不求人知,並且,這個不住相是發自內心,而非強迫。
這個好難啊。默默無聞的美德總是被傳頌,但我們的心,做了好事就希望被誇獎,有了成績就希望被承認,更不要說被冷落、甚至被誤解時的委屈憤懣了。其實,人有期待不是錯,但期待大過了自己安穩的心,就會有問題。如同慾望,慾望在合適的範圍,是前進的動力,但若放任肆虐,就是災難。
新茗似冰心(2)
有一次聽如師父講《金剛經》。師父說,有一年,她特別特別累,覺得自己怎麼要幹那麼多事情!要教學,還要建設廟宇,自己也要修行……後來,她去香港,見到老和尚。老和尚卻問她,背得《金剛經》麼?師父說背得。老和尚問,那句“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可記得?師父答說記得。老和尚肅然,既然記得,那又怎麼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