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勳貴還有沒有救?(第2/3頁)
章節報錯
何佈置?”
“我軍正面進攻,輔軍分散埋伏。”
“好!”朱常瀛點點頭,說道,“孤來只是觀戰的,你不必管我也不必請示我,孤有衛隊護著,決不拖你後腿。”
陳祖長吁一口氣,抱拳行禮,“卑職領命!”
陳祖帶著幾名將官退出後,朱常瀛笑著問老表,“怎樣,我的封地如何?有沒有興趣買下幾頃經營?”
萬長祚嘴角抽動幾下,“怎的人家都是送,我就要買?”
“贈送的土地不超過百畝一戶,像你這樣的金主也不在乎啊,比如說你要買,便1兩銀子1畝地,3千畝荒地拿去,種植桑茶稻麥或者開闢牧場都隨你,三年免稅。”
萬長祚灌了一杯茶入肚,一臉便秘的說道,“3千兩買地,然後又要組織人手,購買牲畜,算來5千兩擋不住吧?好不容易開墾出來,要交2成的稅賦。殿下,10年能回本麼?”
朱常瀛笑而不答,反問道,“你家有多少田地?”
萬長祚警惕道,“殿下問這作甚?”
“給你算賬,你緊張什麼,難道我還會去告狀不成麼。”
“好像有2千頃吧,不過自己家裡的只有80頃,收三成的租子,其他都是陛下賞賜的官田,1頃地也不過能收銀1兩而已。”
朱常瀛算了算。
“按你這樣說,80頃地年入不超過4千兩,那些官田也不過2千兩的收入,公主府在土地上年入還不過6千兩?”
萬長祚愣神,“好像確實沒什麼搞頭,還沒有北洋商行的份子多呢。”
“好吧,我再問你,你家的地都種些什麼?”
“這.....我不知道啊!”
朱常瀛沒好氣的說道,“你怎的什麼都不知道!北方田地無非種植麥、谷、玉米、高粱、棉花之類的。但在瀛州就不是了,種植桑茶甘蔗,一畝田的收益為北方三倍以上,30頃田比你家80頃還要賺。這樣的好事你不幹,是不是傻?”
萬長祚詫異的看過來,“殿下,你是認真的?”
“自然啊,我還能騙你不成?”朱常瀛笑道,“比如此事你做成了,便可以拉京城的勳親來買,又何必同窮棒子去爭奪那點旱田?誰來,我都賣!”
萬長祚琢磨了片刻,點頭道,“好像也是,不過哪裡去弄人啊,你這裡拼命分田,我去哪裡找佃戶?”
朱常瀛呵呵一笑。
“這也不是問題,我送你30戶南洋奴隸!田莊管事,我從自己莊子裡劃給你幾個,你也可以從家裡調一些家奴過來跟著學。我把這種經營方式稱之為‘種植園’,正適合勳親貴族來做。”
萬長祚眼珠子轉了轉,“噢,我明白了,殿下這是要我做馬骨,若做成了,便可以大把大把的賣地賺銀子。那要這樣,這土地殿下得送我,不然我不搞。”
“好,送你!”朱常瀛沒好氣說道,“等打下北投,就選一塊地給你。”
萬長祚總感覺哪裡不對勁,但又說不出來,不過橫豎都是白給的,總沒有拒之門外的道理吧。
朱常瀛自己經營有兩處種植園,純粹是為了搞實驗,看一看中國人是否也能學會這種經營模式。
其實是不容易的,大明朝的地主老爺經營土地以佃租模式為主,把田租出去以後便做甩手掌櫃,基本上什麼也不需要管的。也有小地主或者富農僱傭長短工,但了不起三四百畝地,規模有限。
而歐羅巴就不同了,本身就是領主制農業,自由農很少,佃農則基本沒有,都是農奴。而農奴是沒有選擇權的,只能依附於固定領主,擅自逃跑則屬違法,看腦袋沒商量。
從這一點來說,我華夏自秦以後的農業制度是一直領先於世界的,耕者有其田,早就已經做到了。而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