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解的人,就被他矇騙過去了。
日本的公司表面經營成本,確實很高,也正如他所說,這是美國企圖將日本的財閥一勞永逸地徹底掃平,讓他們再也無法重新掌權做出的規劃。但這只是表面現象,日本政府明面上維持著這樣高額的稅收,實際上卻透過出口免稅,免稅率最高提到17%,大肆鼓勵出口,將出口企業的實際所得稅率,一下子降到了23%,可以說是全世界最低的所得稅率。
這就造成外國企業要想在日本開拓市場,就面對高額的經營成本。爾後這些外國公司因為獲利微薄,甚至是不懂如何經營日本市場,慘淡經營以後,黯然退出。日本政府透過這種手段,將外國公司死死地擋在門外,不放他們進來。
前田察言觀色,知道他有些不以為然,便不再糾纏稅率問題,將話題一轉,轉到另一個方向:“日本的企業難以經營,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終身僱用制。一旦成為企業員工,企業就不能將其辭退,所以我們為了取得較高的經營效率,在企業內基本實行的是家庭式管理,像家長一樣對員工哄著勸著,不敢讓他們不滿,以免工人動不動就罷工。可就算是這樣,前段時間索尼公司還是在公司慶典前,被員工堵了大門,幸好他們臨時轉移了慶典會場,要不然就鬧出大笑話了。
我們知道美國企業,是可以解僱職員的。
但這一做法,在日本是不被允許的,所以外國公司可能會不習慣日本的公司管理。我們其實並沒有真正阻止過外國企業來日本市場,畢竟市場必須開放,這是自由經濟的基礎,我們既然作為其中一員,自然是要遵守的。
可那些外國公司來了以後,卻無法適應日本的公司經營,管理一塌糊塗,效率不升反降,利潤節節下滑。同樣是汽車銷售,日產能夠銷到在美國,在市場上取得良好經營效益,佔到了美國汽車市場35%的份額。我們也允許了通用汽車在日本銷售,可市場佔有率卻僅有3。2%,這可不是我們故意抵制。”
郭逸銘呵呵一笑,卻什麼也沒說。
他這話半真半假,日本暗中下的絆子還是不少的。但歸根結底,美國公司在日本市場屢遭慘敗,其中有一大半原因還是他們自作自受。
美國人太傲慢了,傲慢到根本不打算弄懂日本人的消費心理,就準備強行把自己的東西銷售給對方,也不管人家喜不喜歡、需不需要。
前田剛才說的汽車,通用公司的銷售經理絕對是腦子進了水。
日本的交通法,規定汽車靠左行駛,因此為了駕駛員觀看前方道路,做出正確判斷,方向盤設計都是在右邊。可美國的法律規定汽車靠右行駛,這也是大多數國家通行的道路交通規定,因此方向盤設計在汽車左邊。
美國將汽車出口到日本,根本就不管日本的交通法怎麼規定,對方向盤也不做改變,就強行要賣給日本人。這種汽車按照法律,是不準上路的,日本人吃撐了買方向盤靠右的汽車。買回去做什麼,自己動手改裝,還是放在家裡當收藏品?
可美國不管,日本方面提了多次意見,就差沒跪在地上求了,美國的商務代表依然故我,硬逼著日本買方向盤靠右的轎車。
最後把日本逼得沒辦法了,只能同意方向盤靠右也能上路。這就出現了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現象:一條路上的轎車,既有方向盤靠右的,也有方向盤靠左的,看起來要怎麼彆扭,就怎麼彆扭。
汽車如此,電源也是如此。
美國的電源是220伏60赫茲,日本是另外一套標準,110伏50赫茲。
結果美國出口到日本的電器,統統配的都是美式電源,然後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強行把東西賣給日本。什麼電源不匹配、電器使用不正常,經銷商們、生產商們全都裝聾作啞,對於使用者的不滿和投訴置若罔聞,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