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大敗之後的焉耆龜茲聯軍在王玄策的帶領下往東而去,直插伊吾,一是想看看伊吾這邊是不是和高昌城一樣,難以攻打,而是為了迎接大唐軍隊。

可是,這不到六千人在伊吾城下同樣遭到了打擊,損失近千人。

統軍將領只好下令撤退。

而那些駐守高昌的高昌士卒和突厥人見有機可趁,便派出千人追殺。這幾乎是駐守伊吾的一半兵力了。

所謂兵敗如山倒,雖然兵力上佔據了絕對優勢,可是這些士氣全無計程車卒何以抵擋如狼似虎的突厥人?眼看一場追殺就要開始的時候,只聽得南面傳來馬蹄陣陣,聲如滾雷,只見得地面上細小的沙礫開始跳動。

一支騎兵突然出現在南邊。

只見這些騎兵全身鐵甲如墨,一杆飄揚的旗子上寫著一個大大的“唐”字。

“殺——”

唐軍領軍的將領一揮手中長刀,兩千騎兵如洪水一般,鋪天蓋地的向那些高昌士卒,突厥士兵衝去。

焉耆龜茲聯軍總算見識了什麼叫做強軍了。原本以為西突厥的騎兵縱橫西域,可以稱為強軍。可是,看著這些唐軍摧枯拉朽的一個個斬殺著突厥士卒如斬草芥,心頭頓時湧起了一種對唐軍的膜拜來。

沒到半個時辰,這場遭遇戰便結束了。

當王玄策上前和唐軍進行溝通時,他看見了頭盔之下一個熟悉的面孔——蘇定方。

蘇定方被侯君集任命為先鋒官,領著兩千騎兵,在茫茫大漠之中先行前進。要不是身邊有嚮導和二十多個偵察兵,恐怕他早已在大漠中迷失方向。

至於為何能湊巧的救下聯軍,卻是偵察兵提前不已發現了這些被追殺的聯軍,稟報給蘇定方。蘇定方聞言,立即領兵來救。

看到王玄策在聯軍之中,蘇定方不由長吁一口氣,自己果然沒有救錯啊!

****************

看了一下歷史上的高昌之戰,侯君集竟然帶了十五萬人去打一個總人口只有三萬七千多點的國家,雖然西突厥在高昌駐兵一萬,但其總兵力也不過兩萬!十五萬對兩萬,這擺明了欺負人嘛!

第三百四十二章 和親之論

屈指算算,自己已經有三年沒上過戰場了,嗯,還是挺懷念在戰場上搏殺的感覺。

張允文背靠著太師椅,一雙腳擱在面前的書桌之上,雙手抱於後腦,一臉的悠閒自得。

這就是他在調查院辦公時的樣子。

每日張允文一大早就出了家門,先挨著在北衙的憲兵營、炮兵營和偵察營訓練營轉了一圈,然後來到位於南衙的調查院,坐等訊息傳來。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這段時間內,東宮和魏王的爭鬥也暫時偃旗息鼓,畢竟這征戰之事乃是國之大事,整個國家的重心應該偏向那裡。若是因爭鬥而惹起了李世民的不快,這是十分不明智的。

而閒得無聊的李治也是時常帶著晉陽公主一道到張允文家中做客,名義上是看望二姐和張繼,實際上是圖個好玩。因為在張允文家裡,專門拿出一個庭院來,做了一個遊樂場,將後世遊樂場裡能搬進來的東西全部搬進來,從吃到玩,樣樣都有。這對於李治和晉陽公主這樣的十來歲的小孩子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所以每隔上幾日,張允文回家的時候,便會看見一群孩子的身影。

征討高昌的大軍是在三月出發的,行軍一個月,到達隴右,與右衛大軍會合。至於這種行軍速度的原因,卻是因為炮兵的拖累。迫擊炮還好,一匹馬便可以拉走了,但那數千斤的大炮就不好辦了。由於沒有專門供火炮行軍的裝備,只好將火炮放於馬車之上。然而,車軲轆卻支撐不起這樣重的火炮,只好行上一段路便更換一次車軲轆。到達沙地之後,車輪深陷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