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姐姐,你怎麼不去摘桃子?”冰雅看到黛玉,走到了她面前仰著小臉蛋,睜烏亮烏亮的眼睛問,“剛才十八叔還在問靖玉弟弟怎麼不見你呢。”

林黛玉臉一紅,她已經八歲了,自是要避著些,能來多栽軒她已經很開心了。若不是賈府又派人要接她過去住,她又不想整天對著那個銜玉的表哥,她還遲疑著要不要來雍親王府呢——經常來雍親王府不去賈府,免不了那些親戚明裡暗裡說自己攀龍附鳳看不起外祖家,再者,自己已八歲,再跟十八阿哥還有那些皇孫阿哥們處也不適宜了……

林如海身上有一股其他讀書人所沒有的灑脫,雖長居江南,對女兒卻沒有像其他漢家閨秀一般要求“女子無才便是德”也沒有讓她裹小腳等等,他幾乎是當她兒子般教養的,直到林賈氏死去,賈老太君要將黛玉接過去住(美名曰“教養”)他才驀然省覺他的女兒是需要一個女性長輩教導、也需要學些女子該學的管家理事或女紅的……當然,這樣的林黛玉受林如海影響,本身對一些世俗禮教便不大注意,直到在雍親王府居住,又有了教養嬤嬤才慢慢有了認識。

蘇宜爾哈也沒想將她教養成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動則《女訓》《女則》的樣板閨秀,雖然教導黛玉世俗禮教規矩,卻不拘著她的天性,滿族兒女嘛還是開朗、大方、爽利些好……黛玉今天之所以放著弟弟跟著弘曄他們去玩自己卻跟在蘇宜爾哈等長輩身邊侍候,實在是前些時候住賈府時表哥寶玉太過不講究,教養嬤嬤每日耳聽命提的一半結果,另一半則是來自於十八阿哥,一種莫名的感覺,使她下意識地覺得應該拉開距離。

“我想跟側福晉說說,去看一看義母呢。”黛玉淺笑。

蘇宜爾哈點了點頭,“應該的。”轉頭對身邊的翠竹道:“你陪著林姑娘去福晉那兒一趟,記得帶些桃子過去。”小冰雅也跟著額娘點了點小腦袋,有點想跟去,不過看了看坐在旁邊一臉慈愛的烏庫瑪嬤和在池塘邊釣魚的瑪法到底還是留了下來。

“是。”翠竹行禮應了一聲。

“去看看就回,反正要在府裡住些日子,有你盡孝心的時候。”蘇宜爾哈對黛玉說道。黛玉輕點了下頭,對太后行了禮:“請恕臣女告退。”

太后含笑點了點頭,對她並未因自己的身份而一個勁兒在自己身邊奉承而多了些好感,覺得林黛玉跟小冰雅站在一起,兩人就跟觀音菩薩跟前的玉女般,鍾靈毓秀,實在可人。

林黛玉沒想到自己還是要到桃林那兒,不過她也想親自摘幾個桃子——雖然是借花獻佛,但也要盡點心意。“青鷺,你到漪蘭院將我準備給義母的禮取來。”這次過來雍親王府她也給眾人備了禮,還放在漪蘭院沒動呢。

“是。”青鷺匆匆去了。

“怎麼老四福晉成了小姑娘義母了?”太后問。

蘇宜爾哈將林家的情況說了一遍,道:“這不是怕林姑娘沒個女性長輩教導以後不好說親麼。”

太后聽了很是贊同:“世俗對女子要求甚多,應該的。”也沒繼續多談,轉而逗起小冰雅來,問她每天做什麼,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小冰雅有問就有答,很是認真,太后覺得這個曾孫女相貌可以說是所有曾孫女中最清麗脫俗的了,表情卻太不豐富,情緒起伏也不像其他三、四歲的小孩明顯,極肖似現在的四阿哥,不由有些納悶地問蘇宜爾哈:“冰雅是不是跟老四相處得久了?”

領導大人的性子是後天養成的,冰雅性子淡卻是天生的啊,她也很納悶呢。蘇宜爾哈尷尬地笑笑,“跟她阿瑪沒關係,這丫頭性子生來如此,現在比以前好多了,更小的時候連話都不喜歡說呢。”害得她天天趴小丫頭床頭給她講故事,講科普……使足了勁逗她說話,就怕小丫頭自閉,或學話晚了遭來閒言閒語。

“弟弟也很像瑪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