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缺的月輪掛在章臺上空,內心充滿了無法言表的惆悵。

“芳草已雲暮,故人殊未來。”這兩句轉入對時間流逝和個人情感的感慨。芳草已雲暮,意味著美好的事物終將消逝,如同青春年華易逝,時光無情。故人殊未來,直白地表達出對遠方朋友未能歸來相聚的深深遺憾,凸顯了詩人內心的落寞與期待交織的複雜情感。

最後兩句“鄉書不可寄,秋雁又難回。”是全詩的高潮。詩人感嘆即便想寄一封家鄉的信件也無法送達,因為沒有途徑傳遞(也許是因為戰亂或其他原因)。而看到南歸的大雁,它們能夠自由飛翔,返回南方的家園,反襯出詩人自身漂泊無定、無法迴歸故鄉的無奈。秋雁的南迴,象徵著季節的變換,也隱含著詩人對家鄉和親人深深的懷念之情。

整首詩語言簡潔而意味深長,情感真摯而細膩,充分展示了韋莊詩歌的藝術魅力。透過自然景象與個人情感的緊密聯絡,反映了唐代社會背景下普通民眾面臨的離散、遷徙以及對和平穩定生活的嚮往。同時,也彰顯了中國古典文學中“借景抒情”的藝術手法,使得作品具有了超越時代的普遍意義和感染力。

:()唐詩宋詞漫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