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2007年4月11日,世界五百強亞太區總裁發出一聲吼,要代中國人民清理門戶:“違反契約精神的那個人,他的餘生將在訴訟中度過。”

說這話的經理人有一箇中文名字,名叫範易謀;他所在的企業叫做達能,一個法國血統的跨國集團,是歐洲排名前三的大型食品企業。1996年達能與“中國人都知道”的娃哈哈集團合資,後達能取得合資企業控股權。

而範易謀放狠話要“放倒”的“那個人”,就是“娃哈哈之父”宗慶後——浙江首富,2006當年胡潤百富榜釋出的中國第三大富豪。

宗慶後創辦的娃哈哈帝國用20年時間從一個三人小廠發展為中國飲用水的龍頭企業,十年穩居“水王“寶座。

而達能呢,世界五百強企業,當然來頭不小,它全球CEO的舅舅就是法國前總統。

在範易謀一聲吼的前十年,達能與娃哈哈維持著一種“達能出錢,娃哈哈掙錢,達能分錢”的合作模式。從合作的成果看,雙方都是非常滿意的。合作中達能分走了30億的利潤,娃哈哈承擔員工子女的9年義務教育費用,實行福利分房的政策,僅在2006年,就分配給員工200套經濟適用住房。

大家看到的達娃合資,是互利的、雙贏甚至多贏的理想合作。是什麼不為人知的根本分歧,導致合作這樣“高調”地破裂了?

一個月以後,這一起中國大地上合資糾紛,卻在全球展開了訴訟,宗慶後的全家——本人、妻子和女兒都成了被告。

2008年春天,正傳言法國企業支援“*”、總統的明星夫人公然對中國不敬、中法關係日趨緊張的時候,達能一手導演,爆出了宗慶後數億元的偷漏稅案;宗慶後晚節不保,與劉曉慶的玉照同列,成為媒體惡搞的物件;隨後媒體又接到爆料:多年來擔任全國人大代表的宗慶後,竟然同時持有美國綠卡:中國的“施政安全”遭到了質疑。

舉國震驚。

直到筆者成為娃哈哈的代理律師,得知了幕後的故事,才知道這無奈的紛爭背後,本土老闆是如何在不公平、被控制的合作中臥薪嚐膽,逐步與跨國公司分庭抗禮;民族尊嚴與外來霸權之間的衝突又是如何急劇激化:雙方拼死扭上了媒體與法庭。

十年:達娃恩怨(1)

我做法官、做律師,做顧問,處理糾紛三十年,最深的體會是:利益是紛爭的緣起,人是解決糾紛的舵手。

娃哈哈創造了鉅額利潤,才會引來跨國資本分羹;範易謀遇到了宗慶後,才釀成了這場可能斷送一個民族品牌,也可能令跨國公司折戟新興市場的浩大商戰:達娃之爭。

宗慶後與範易謀,都是個性都非常鮮明的人物:一個很“強勢”,一個很“驕傲”;一個很“土氣”,一個很“優雅”;一個是上山上鄉、用毛澤東思想指導人生與創業的中國本土企業家,一個是足跡不出學院與寫字樓的歐洲高階職業經理人。他們不同的理念、行為、選擇,引導著達娃之爭開端、激化和最終收場。

神話:娃哈哈的崛起

始創於1987年的娃哈哈集團,如今全國有一百多家下屬企業,市值幾百個億。娃哈哈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一線品牌之一,是名至實歸的飲用水品牌第一家;“娃哈哈之父”宗慶後號稱水王。

娃哈哈創立最初,生產“娃哈哈兒童營養液”,填補了中國兒童營養品的空白,幾乎在一夜之間成為全國著名品牌;隨後競爭者層出不窮,娃哈哈從兒童營養品的“小市場”,轉戰軟飲料的“大市場”,二十年來無敵於天下。

娃哈哈產品至今仍集中於飲料市場,這是一個競爭激烈、供需兩旺的“紅海”;在這片紅海里,許多企業、品牌忽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又忽如秋風落葉般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