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為豬豬平權(第2/4頁)
章節報錯
著清除異己呢,斷然不會得罪瀛州這尊大靠山。”
“咱們在柔佛王宮也有眼線,一隊教官正在為柔佛練兵,對柔佛的兵力佈置也一清二楚。”
“而且有一部分失了勢的貴族就寄居在淡馬錫,幾輩子的財富都在瀛州銀行存著呢,如果柔佛一旦有風吹草動,他們也會第一時間告知我們的。”
好吧,確實被控制的無可挑剔,手下人越來越能幹,朱老七倍感欣慰。
話說銀行這個玩意可真是好東西,不但能聚財還能聚勢。
這些小國,沒有健全的行政體制,所謂的教法也只是管理平民奴隸的,管不到貴族頭上,國王同貴族的權力大的無以復加,生殺予奪無所顧忌。
你說大明爛?但皇帝也經常被噴,貴族更要夾著尾巴做人。
這就是華夏人口眾多,物產豐富的緣由之一,那一套行政司法體制吊打全世界,當今的歐羅巴也不行,也只有羨慕的份。
由此,這些小國的貴族自然沒有安全感,今日我殺人明日人殺我,逃跑時金銀財寶也是個累贅但又不能扔。
瀛州銀行,為他們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
儲存金銀,沒有利息可也不收費。儲存貴重物品,則按月收取費用。遇到危險,拿著存單跑就是了。
想想前一世,許多富豪移民......好吧,那已經不關朱老七的事了。
馬六甲海巡,初期配備快船30艘,分三個大隊,兵額1100人。
軍官皆從海軍序列抽調,兵員分三個來源。朱老七帶來三百新兵蛋子,另三百人從淡馬錫海軍抽調,餘則就地招募。
將這件差事交給賀承志並參謀處隨員去安排。
轉過頭,朱常瀛又旁聽了州議政會會議。
本次特別會議審議五項提案。
第一項,興辦社學。
以淡馬錫州名義向瀛州銀行貸款20萬元教育經費,在淡馬錫一州兩縣(淡馬錫、馬六甲、雪蘭莪)大力興辦社學,推廣官話、倡導儒學。
第二項,鼓勵捐建道觀、佛寺。
免費贈送建築用地,並給予可供養30名修行者之田產,田產免稅。但修行者需持有大明度牒,師承正統。凡度化土人有功之僧道,瀛王府別有恩賞。
第三項,頒佈婚姻限制令。
鼓勵土漢通婚,凡婚配且遵大明禮法,崇儒佛道者即為大明子民,待遇如常。若婚後改信他教,則非我族類,不視其為大明子民。
第四項,頒佈宗教風俗禁令。
凡教徒信眾,不論派別皆需和諧相處。禁止儀式儀軌干擾他人。禁止以己之教法約束他人。禁止強制或者脅迫他人改宗。禁止以教派名義強行收取錢財。如有違反,以尋釁滋事,擾亂治安論處。
第五,凡改宗歸儒,採用漢名漢姓,口食豬肉者,其家即刻減免稅收至大明子民相同,取消人頭稅。如不願改宗,則稅收如常。如有反抗,以謀反論罪!
五項方略,是經多方討論,朱老七修修改改之後的產物。
方案由州衙提交議政會表決,雖然僅僅是在走流程。但這個流程就很重要,告知這些在馬六甲落戶生根,並且取得成就的大明人,官府施政的風向,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怎樣做才符合大明的根本利益。
其實,五項方略說的就一件事:在瀛州領地內,限制打壓一神教,推行儒佛道三家。
按照大多數人的意思,直接就操刀子開幹,將境內的一神教連根拔起。如此,不就有大片肥沃的熟田可以分派了麼?
貪婪,是人的本性,朱老七把大明人的貪婪喚醒,如今倒是不必害怕大明閉關鎖國了,嚐到甜頭的人越來越多,潮流不可阻擋。
現在,朱老七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