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上萬艘船也是可以停泊的。

竹林舊稱打狗嶼。

為海灣西側的半島形高地,縣治同軍營就設立在打狗嶼,十四個村寨沿著海灣散佈,都是竹木搭建的棚屋,居住條件可稱惡劣。

有錢也變不出高樓大廈來,破繭化蝶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駐軍長官,項鵬飛

縣治長吏,左寬

二人帶領二十幾名官吏在碼頭迎接。

但實際上,碼頭已經聚集過百人,翹首以盼。

每次船來,都是這樣的景象,糧食、布匹、農具、藥物、甚至驅蚊的艾香都要備著。口糧按著各村寨人口發放,其他物資,則需交換。

這移民,雖然都可以劃分為窮鬼一類,但也不是分文皆無,最起碼同士兵同工匠都是親屬或者友人關係,相比於純粹的流民,還是要強過許多的。除此之外,移民還可以用獸皮、木料、石頭、甚至竹筐竹籃來交換所需要的物資。

事實上,也不單單瀛王府的船隻往來竹林縣,偶然間,也是有海商過路停泊的,吃喝借宿也是一筆收入。

本來,這裡有兩百多閩人居住,彪悍好鬥,不甚配合。

但自打有了常駐軍,又有耕牛同農具可分,就都變得良善起來,有幾位還做了縣衙幫閒,協助縣治勘測地形,同周邊土著打交道。

講道理不通,大刀片很管用。

物資下船。

我則在這些官吏簇擁下來到竹林縣衙。

土坯房,稻草頂,也就勉強能遮風擋雨吧,若真有颱風登陸,未必能扛得住啊。

磚石木瓦也有,在周邊胡亂堆砌著。

真正的縣衙,牆壁才搭建半人高,推測要年底才能完工。

房間裡,桌椅板凳,各種日用品反倒是上好的,只因為這些玩意都是從澎湖運來的。

長吏左寬很難為情的說,“殿下,縣衙簡陋,也只能委屈您了。”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

“本王要多謝你們才對,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在場的每一位都是我瀛王府棟樑,將來的竹林縣誌,你們就是開創者!

熬過這兩年,就兩年,竹林縣必定將會是另一番景象,不輸我大明州縣。高屋大宅,嬌妻美妾,就在前頭!”

雞湯,我是信手拈來。

客套幾句,轉入正題。

“好了,艦隊馬上就要走,你把人帶過來吧。”

左寬答應一聲,片刻間就帶了一個人過來。

這人,身材矮小,膚色黝黑,高顴骨深眼窩,頭上箍著一圈紅繩,上身淡紅色絲綢圓領短衣,下身過膝收口蓬鬆短褲,手腕、腳腕佩戴著黃金飾品,赤足。

他,才是我來竹林縣的真正目的。

“蘇祿國使阿耶理參見大明瀛王殿下。”

我嘴角抽了抽,這人說的居然是閩南話,雖也是大明話卻完全聽不懂,還需要人來翻譯。

我從懷裡拿出一封書信,對他說。

“你王的求援信本王看過了,現在,本王便正式答覆於爾,出兵參戰,兵發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