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然在朝中大臣中算得上年輕的,但是,一股馮唐易老的感懷還是在心頭縈繞久久不能散去。
不光是他,環視整個朝堂上下,被無情的歲月催磨的朝中大臣又何其之多。房玄齡已經數次乞骸骨,希望從相位之上退下來,原本就是風燭殘年的蕭瑀等老人更是少來朝堂,臥在家中頤養天年。就連自己的師傅尉遲恭,也是鬢髮如雪,皺紋遍生。年輕時征戰傷了身子,如今也閉門修養。出了大臣,李世民也日漸露出老態來。當初那位在洛陽城外縱橫廝殺,呼嘯河南的秦王,在多年的養尊處優之後,小肚腩已經鼓起了,整個人的身體也沒有以前壯實了。
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如今的大唐,已經處在一種新老交替的時代。
李治入主東宮之後,表現得還不錯,每天循規蹈矩,處理起政事來也是有模有樣的。這讓李世民和眾大臣頗感欣慰。
張允文也在東宮裡邊掛了個正三品的太子賓客的職位,但每日只是去應個卯,很少管李治的具體事情。饒是如此,這李治還是經常拉著張允文,同他談論這入主東宮之後遇到的事情,帶著絲絲興奮和惘然。
張允文知道,這李治從一個不受人重視的皇子成為這個龐大帝國未來的統治者,其中的心理轉變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實現的。
發生在初夏的那一場奪嫡之爭,最終還是以李治的勝出而告終。這恐怕是李承乾、李泰想象不到的吧!原本二人一直以對方作為對手,為打擊對手,無所不用其極熟料最後,卻被李治撿了個便宜,這倒還真是應和了老子的那句話:“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李泰被解除了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將軍三個職位,就連爵位也降成了東萊郡王。其帳下諸客,除了杜楚客等人之外,餘者皆遷嶺南。
至於李承乾,這位前太子被遷謫去了黔中,以庶人的身份。
隨著這兩人的離開,原本的東宮勢力和魏王府勢力也漸漸消散了。依附於二人的官員貶的貶,外放的外放,一些年紀大的官員自己上表乞骸骨。
而這些人空出來的位置,很多留給了李治。不久之後,想必李治會提拔上來一批自己的人吧!
待京師之中漸漸平靜的時候,張允文卻是受到了一份關於高句麗的情報。
高句麗國內,自淵蓋蘇文總攬高句麗軍國大事之後,以武力壓服高藏王和群臣百官,幾乎將偌大的高句麗弄成了他一人的天下,成了名副其實的無冕之王。
然而,這淵蓋蘇文並不滿足於現狀,反而大力的整頓軍備,招募士卒。營州都督張儉多次抓到了那些秘密進入大唐地界購買武器的高句麗人。面對這些人,張儉毫不手軟,見一個殺一個,卻遏制不住這種勢頭,也消滅不了那些商人貪利之心。
根據從高句麗傳來的情報,這淵蓋蘇文已經開始將大軍往南調遣了。
當張允文看到這份情報時,不由微微沉吟了一下,這高句麗攻打新羅,新羅向大唐求救,正是李世民親征高麗的直接原因。看來一場大規模戰爭又要開始了。
當張允文將這份情報告知李世民時,李世民面色陰沉的沉默片刻,接著驀地大聲笑了起來。
“哈哈,這淵蓋蘇文竟然準備對新羅動手!那新羅之主定會向我大唐求救,到時候,我大唐天兵便可兵出營州,奪回遼東之地,踏平平壤,滅了高麗,一雪我中華之恥!”
張允文聽了這話,默默不語。前隋煬帝三徵高麗,折兵百萬,無數漢家兒郎埋骨遼東,這段歷史,後人每每思來,讓人嗟嘆不已。煬帝之後,高祖之時,中原尚戰亂,難以抽身以報讎仇。貞觀初年,大唐四境不寧,而彼時高麗榮留王尚且恭順,李世民一來忙於戡平四夷,二來實在找不到藉口對高麗一戰。三來高麗亦為一方大國,窮國之兵,逾五十萬,要和這樣一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