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國還駐紮有南洋最強大的陸上武力。雖然大明帝國並沒有在這些“友邦”面前露出自己的獠牙和利爪,但是誰都知道,大明帝國是個不好惹的龐然大物。
因而這兩年絕大部分的中國移民,在南洋地盤上的日子可是好過得很。至少在明面上,他們已經和白人平起平坐了。如果他們和當地的土著發生衝突,白人殖民政府百分之百會袒護中國人,根本不看誰有理誰沒理——蒸汽鐵甲艦就是最大的道理!
這些頭腦靈活的華僑老闆當然不會放著這樣有利的身份而不用,在過去幾年,他們可沒少藉助自己的中國面孔和華人幫會去擴張自己的農場和種植園。從馬來亞、蘭印的土著手中強買了不少種植園和礦山,還在暹羅、越南購置了量的農場,全都狠賺了一大筆。不少人已經積累起了幾百萬的身家,日子也過得舒服,在香港、新加坡、巴達維亞還有印度的加爾各答等地都能見到大量的華商豪宅。他們也理所當然,成了大明皇帝的擁護者。
……
“李主編,你的《清流報》,朕可是每一期都要看的。觀點很是犀利啊……看來朕不給你做官是對的。如果朕給了你一個御史,你還能寫出那麼多振聾發聵的文章嗎?”
馬蒂爾德號上,朱皇帝正在一間陳設豪華的船艙內接受《清流報》總編輯李宗羲的專訪。雖然《清流報》上時常會刊登出和朝廷意見相左的文章,但是今天的專訪,卻是在相當和諧的氣氛下進行的。
李宗羲已經微微有些發福了。他也發財了,雖然沒有白恩銘那麼豪闊,但是幾十萬的身家還是很篤定的。他擔任總編的《清流報》可是和《大公報》其名的報業巨頭。在讀書人當中的地位尤勝過《大公報》,由於《清流報》是靠李宗羲這個“清流”才起來的,所以白恩銘很慷慨的給了他一成股份,還讓他在蘭香書院掛了個院長的名頭,也領了一成股份。現在光是這些股份,每年的分紅就有好幾萬銀元!而且他還發賣了自家在四川的田產後在香港和新加坡買了大宅子,現在全都升了值。若是當年去給朱皇帝做官,恐怕是攢不起這樣一份家當的。
聽到朱皇帝吹捧的話,他也只是矜持地笑了笑。心裡面卻仔細思量了一番,覺得皇帝的話很有道理。如果他真的當了大明的御史(大明沒有御史這個官),他又能發揮多大的作用?風聞言事嗎?現在《清流報》、《大公報》、《士林報》、《工商時報》還有另外幾十上百家的報紙,不正在做這樣的事情嗎?這幾年來,被報紙揭露出貪腐昏聵而丟官罷職的官員,可比以前讓御史彈劾下臺的官多了10倍!而且他是做過官的,知道什麼事瞞上不瞞下。在哪朝哪代,皇帝老子知道的真相永遠是最少的,他們身邊真沒有幾個敢說真話想說真話的,現在朱皇帝每天只要開啟報紙,上面就有大明帝國的真實情況了。什麼地方受了災,哪裡的老百姓飢寒交迫,有什麼地方有人在鬧事,甚至大米多少錢一斤,雞蛋多少錢一個,統統都能知道!別的不說,至少沒有人敢賣60兩銀子一個的雞蛋去坑朱皇帝的銀子……這洋人的報紙,還真是一個好東西啊!
正在他感慨的時候,朱皇帝又開始說話了,“李主編,不如和朕一起出去走走吧,你是辦報紙的,有義務將國際上面的真實情況告訴大明的百姓,大明絕大部分的老百姓,終其一生,都沒有出國的機會,他們只能透過你的報紙,瞭解外國。所以你這位報紙主編,還是應該出去看看,真正瞭解世界之後,才能把一個真實而精彩的世界介紹給我們的國民啊!”
“皇上要在下陪著一塊兒出洋?”李宗羲臉上的表情頓時精彩了起來,這可是個好機會,又能看世界,又能接近皇帝。。。。。。
“是的,不止是你,《大公報》、《士林報》、《工商時報》都要派人跟著朕出洋!現在是時候讓大家去看看洋人的國家,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