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來的粗碳筆寫了上去,打算在邳州衛也來這麼個宣傳隊,沒事演演戲什麼的,哪怕沒這麼好的效果,最不濟好歹還能圖個樂呢。
隨後,整個徐州衛開始了大動員,行行色色的人因為一個目的,以為一種聲音而加入了北上勤王的隊伍,家家戶戶幾乎都在上演著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生離死別,不少老兵都掉下了眼淚,倒不是因為這一幕他們也曾經做過,而是太多當時做著這一幕的老兄弟,老戰友都沒能活下來,只餘下骨灰被他們帶回徐州,葬在宋慶自己建的那個大墳地裡面。
當然,在這裡依然表現出了宋慶的存在,他自己也依然不出場,都是從那些士兵和家屬的嘴裡說出來的,家屬因為心疼兒子,苦口婆心的勸他不要去,說他是家中頂樑柱,士兵們卻說家中還有個弟弟,宋慶家裡只有他獨生子一個,他卻義無返顧的去了,甚至連他爹宋虎也都跟著去了,如果真有什麼不測,人家可是要絕後的,這種情況下宋家依然是父子共赴國難,他們這些人又有什麼理由去苟且偷生?
家屬們被說服了,流著淚送自家兒郎進了隊伍,大軍出征之時,徐州衛幾乎男女老幼一起出動,送自家兒郎最後一程,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勁頭被拿了出來,徐州的好漢們唱著高亢的軍歌,踏著鏗鏘的步子踏上征程。
所有人都看呆了,不少人甚至流出了眼淚,不過大家都知道這只是個開始,真正的大戲要在他們進入京城之後才開始,那也是很多人必勝的榮耀,同樣也是他們最不想回憶的事情。
第三百八十三章 戲如人生
感謝淚落紅塵5的打賞!
三年多之前的入衛京師,對於整個徐州來說都是一場巨大的改變,這個改變中心人物在於宋慶,他從一個剛剛穩固自己位置的總旗成了代百戶,隨後一發不可收拾,在京城中大戰數場,雖然官位只到了千戶,卻擁有了尋常千戶所不能有的兩千五百兵馬,而他在徐州的立身之基,也就是從那一刻開始的,可以說是這次入衛京師,成全了宋慶所有的一切。
除了宋慶之外,其餘人的收穫也是不小,戰死在京城的就不說了,那些活著回來的基本都成為了軍官,成為如今這支上萬人隊伍的中堅力量,如果命再好一點的,熬過了大淩河之戰和山東平叛,如今已經能到中級軍官了。
戲臺上面的一切,正是這些人全部都記憶,無論是慘痛還是輝煌,都流淌在每一個人的心中,看著臺上那幾個人所代表的徐州衛大軍,所有人都激動的難以自已,就像之前大家一起喊口號似的,此刻他們也一起唱起了歌。
儘管他們到現在都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的軍歌,大家唱的都是些山村俚曲,但三千人同時扯著嗓子唱起來,依舊是說不盡的豪邁風流,整個大校場上升起熊熊烈焰一般,陽剛之氣在這一瞬間表露無遺,而戲臺上的演員們也開始漸入佳境,因為他們忽然發現自己沒什麼可怕的,他們也都是至少參加過一次大戰的活下來的人,當日在戰場上最能夠信任的無非就是臺下這些同袍,如今不過是換個方式跟同袍們接觸,根本就不應該有什麼緊張害怕的情緒,如魚得水才是他們該有的感覺。
恢復常態之後。演出進行的愈發有條不紊,徐州衛的兵馬到達了京城,入駐了京營的營地,隨後扮演趙滿熊的胖子開始出現。不少從京營過來的老人開始笑了起來。趙把總如今是整個徐州的財神爺,當年在京城時候可是落魄的很。幾乎就沒人拿他當回事,哪怕如今這些到了徐州的人,那時候也都是將趙把總當成整個京營的笑話,從來就沒有尊重過。
趙滿熊自己卻笑得前仰後合。甚至還生出幾分滿足感來,這一段的劇本是他自己寫的,主要就是表述自己當日在京城時候的鬱郁不得志,幾乎就是各個營頭的碎催,每天帶著手下那幾十個人東奔西走,做些個賺散碎銀兩的小生意,直到徐州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