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靈古族隨便一家的宗廟傳承就不止這個數,不只是修行界而已,原本地星的世俗界,國也不乏這種悠久強盛的傳承,具代表性的就是南張北孔,這兩大世家都是宗廟族譜傳承千載的超級家族,可以說是歷朝歷代的興亡交替都對他們影響不大,哪怕奪得原正統者並不是華夏漢族,只要想安邦國、定姓,就得老老實實的供奉這兩大家族,直到,那赤色帝國的緩緩崛起……
書歸正傳,天下修行界甲、乙、丙、丁四級靈域內除非情況特殊,不然往往沒有明顯的節氣劃分,基本上冷便是冷,通年冰雪,熱便是熱,四時如夏。除了日夜與地形產生的氣溫變化外,整個靈域基本上都少有氣候引起的溫變化,畢竟從某種方面來說,一個被靈壁結界所封鎖的靈域,便是一個相對**的小世界。
然而氣溫與外界環境終究會隨著地形地勢的不同而不同的,花果山山巔,地勢絕高,峰破霄雲,山頂難免就會偏於陰冷,以至於產生積雪終年不化。朱鵬一登上山頂,便覺一股刺骨寒風恍如風刀霜劍,撲人身上,給人帶來一種隱隱的不適感,而就連朱鵬的軀體強橫氣血充足都會產生這種感受,這已經變相說明此地陰寒,是何等的不宜人居了。
朱鵬登峰臨頂之後並沒有將目光第一時間投向前方靜侯的孫烈,管這個老者靜若山嶽,渾身上下都充滿了一種懾人的氣,而是先仔細地舉目環顧了四周的景緻。
修行人所謂“法,地,侶,財”雖然上下排位有時候有所區別,但基本上還是這四大要素,少有變化。所以一個高明的修士想要了解一個對手,往往不用見面甚至動手,只要透過觀察其長期居住地四周的地形地勢變化,就可以很輕易的看出很多東西。“居移氣,養移體”這句話對於修士來說同樣適用。
朱鵬登峰臨頂,只見遠處是連綿不絕的雲海寒霧,濃稠陰冷得幾乎就如同是奔湧流動的倒懸天河。
白色飄渺的寒霧好像化作一道道匹練也似的巨浪,沸騰翻滾茫茫雲海間,令人觀之心曠神怡,若是不感受其浸入骨血的可怕陰寒,這裡便好像一處接近仙境的人間,給人一種彷彿向前一步就可騰雲登仙。
山頂許多地方還是白雪皚皚,映著漸升的晨曦,到處泛著七彩的光華,如夢似幻。時而風響如雷,被風揚起的雪花紛紛灑灑,冰雪漫天飛舞,變幻無方,泛著奪目的輝光,顯絢爛。
只是朱鵬的目光漸漸由遠及近,從四面景緻漸漸遊移到身前的華美建築物:“雷火天閣”之上。相比四周的雪地冰天,越是接近這雷火天閣,那可怕的陰寒冰冷便越是消融淡化,四周雪地冰天與雷火天閣之間的四面土地上,竟然有裸露出來的黑黃土壤,其上有累累花果種種植被生長旺盛,靠近雪地冰天那一邊的還是厚皮抗寒的寒代植被,而越是靠近雷火天閣這邊的,便越是耐受高溫的熱帶作物。等到了接近整個雷火天閣的近處,便已經是寸草不生的焦土處處了。
“好一個水火相融,寒熱相生,此地此功此等設計,已初得陰陽妙意,看來孫前輩年之內築基可期呀!”朱鵬看看四周森寒環境,又看了看雷火天閣的設計理念,不由得讚歎了一聲。
單是察看四周景緻與建築佈局,他已能看出許多資訊:四周有雪地冰天,積年冰霜、陰寒雲海、怒嚎風刀,顯然是一處極寒極冷之地,這種地方修煉冰寒屬性的功法可謂事半功倍,但古猿孫家自古傳承的可是《天罡火法》這純粹得不能再純粹的火屬性功訣呀,所以孫烈長居於此甚至此建起雷火天閣,所為者並不是為了提漲功力,而是淬鍊自身真元氣脈。
此地建立起來的雷火天閣除了聚靈法陣外並沒有其它任何用於保暖生溫的法陣加持,全憑孫烈一人的真元流轉吞吐火屬性靈氣產生高溫,憑已身一人之力強抗一方地力甚至天威,這樣的作法無疑極不利於他的功力增漲,甚至這裡修煉《天罡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