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的性質。在符號互動論之後,許多社會學及社會心理學理論比如社會交換理論也對以交往為中心的社會學研究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但它們大多仍然停留在微觀研究的層面,沒有擺脫個體主義的特點。近年來,隨著社會網路研究的興起,布迪厄、科爾曼、普特南和福山等當代著名社會學者又以社會交往、人際網路為核心,發展出一套經驗與理論、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社會資本理論。正是從這個邏輯架構出發,社會資本研究將以社會交往活動為中心的社會學研究引向了宏觀社會研究,使以交往為中心的社會學研究真正成為可能。

儘管以交往為中心的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研究碩果累累,但縱觀社會學理論的發展史,還很少有學者從社會交往的角度研究一個階級的特徵。然而,從社會交往,尤其是社會資本的角度進行中產階層特徵的研究,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很有意義的。作為一種行為方式,它對於我們正確認識社會階層的邊界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本章的研究思路,就是根據中國五城市中產階層電話調查與深度訪談的經驗資料,從社會資本論的研究視角出發,從社會交往方面分析當代中國中產階層所處的社會歷史方位,描述其行為與心理特徵,研究其階級區隔。

社會資本的研究視角(1)

儘管從理論淵源的角度來看;社會資本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社會學研究的創始者如托克維爾、迪爾凱姆或者馬克思那裡,但關於社會資本的系統研究還是始於布迪厄。波茨認為:“在那些把社會資本概念引入當代社會學話語的學者中間,布迪厄的分析在理論上最為精煉。” 亞歷山德羅·波茨:《社會資本:在現代社會學中的緣起和應用》,李惠斌、楊雪冬主編《社會資本與社會發展》,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第121頁。然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中,他的研究被學界尤其是美國的社會學界所忽視。

布迪厄將資本劃為三種形態: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在他看來,社會資本是“實際的或潛在的資源的集合體,那些資源是同對某種永續性的網路的佔有密不可分的,這一網路是大家熟悉的,得到公認的,而且是一種體制化關係的網路”。布迪厄:《文化資本與社會鍊金術》,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202頁。布迪厄對社會資本的描述體現在上述這段話中的兩個關鍵詞上:一是網路;二是體制化。在布迪厄那裡,社會資本就是一種社會網路,他指出:“特定行動者佔有的社會資本的數量,依賴於行動者可以有效加以運用的聯絡網路的規模的大小,依賴於和他有聯絡的每個人以自己的權力所佔有的(經濟的、文化的、象徵的)資本數量的多少。”布迪厄,同前引書,第202頁。而這種社會關係網路必須被轉化成體制性的關係,才能真正成為社會資本。因此,他又說,人們在生產社會資本時,要把諸如鄰里、工作和親屬等客觀存在的關係“轉變成既必需又有選擇性的關係,轉變成從主觀上感到有必要長久維持其存在(如感激的心情、尊敬、友誼等等)的關係,轉變成在體制上得到保障的(權利)關係”。布迪厄,同前引書,第203頁。

在確定了社會資本的概念以後,布迪厄重點研究了不同資本形式之間的轉換。他認為一切的資本都會被簡化為經濟資本。社會資本也最終會被簡化為經濟資本,但這一轉化過程並不簡單。因為,社會資本有自身獨特的動力機制。正如布勞區分了社會交換與經濟交換的區別,布迪厄也區分了社會資本與經濟資本的不同。儘管社會資本最終有可能以經濟資本的方式表現出來,但它的運作方式與經濟交換不同。後者明確規定了交換的權利與義務,而前者則在這個問題上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

科爾曼的研究顯然是社會資本研究上的另一個里程碑。科爾曼堅信,社會資本產生於持續存在的社會關係,而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