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亂,實現主義,鞏固國防,正吾人天職所在也。”
接著又告訴閻錫山,我蔣中正一心為國,我的生命都不是我自己的而是國家的,國家軍隊我又怎麼會據為己有?而且隱晦地表示,“中央保持強大的武力,就是用來對付你們這些軍閥的。
蔣介石接著又用更加得意的語氣寫道:“今日本黨之武力,乃總理千辛萬苦,艱難柿造,付之吾人,以求國民革命之成功者。中躬受總理之託付,創辦黨軍;又奉黨國命令,就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及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非敢如以個人武力為中心,受少數叛亂軍閥所推戴,不惜為違犯黨紀,反抗革命,禍國殃民,爭權奪利之具也。中實不忍妄自菲薄,尤不願輕受誣衊。”
這是不僅告訴閻錫山,同時也是的所有人宣佈,“中央軍是孫中止創立的,具不過是他交給了我蔣中正。我蔣中正可是受了國民黨和國民政府的命令才就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的,這可不是我蔣中正自封的,更不是我蔣中正搶來的。
蔣介石抬出了孫中山,就是告訴眾人,我蔣中正才是最合法的中華民國的領袖。
“使中果有背叛黨國之罪狀,黨國當予以最嚴厲之懲罰;又或中違犯黨紀,淆亂國是,倡為黨人治黨。國人治國之謬說,及別設樞密院元帥府以解決國事之怪論,則亦無所逃於清議之責備。
今中惟服從黨國之命令,執行黨國所賦予之職權,以為黨國掃除叛逆,何得指為咋。人中心之武力乎?兄於本黨革命歷史,或尚未盡明瞭,放驁禮讓之虛名,責中正以引退。而不知兄議果見實行,無異為反動者解除本黨武裝,阻止本黨革命,此中所以萬萬不敢從命也
對於閻錫讓的指責,蔣介石明白無誤地告訴他,如果我蔣中正有叛黨叛國的行為,我甘願受最嚴厲的懲罰。如果沒有,那你們也別跟我說那些“黨人治黨,國人治國,及另設什麼樞密院、元帥府的奇談怪論,我蔣中正一概不同意。
對於閻錫山借孫中山曾經讓位給袁世凱總統一事,建議蔣介石也應該這樣辦。蔣介石更是不屑一顧。
“兄或謂總理曾讓位於袁世凱,以促成南北統一,中正何人,乃違讓德。不知總理之讓位,系服從當時本黨幹部之決議,非狗任何人之請,尤非以此自鳴高蹈,而總理畢生尚以此事為憾!使無讓個袁世凱之舉,實行總理革命之主張,徹底盪滌瑕穢,不與**者妥協。則中國革命早可成功。十餘年來,兵禍相尋,如袁氏之稱帝,涼儀之復辟,以及國民黨之解散,陳炯明之叛變等,使我革命黨之命脈幾乎中絕者,皆當時一般失節黨員與無聊政客,不明黨義,販賣革命者,高談禮讓所誤也。”
首先蔣介石告訴閻錫”叭蔣中正可不敢比集總理,我有自知戶明;其次,嘲笑輒愕…小熟悉國民黨的歷史,還在高談禮讓這個誤國之舉。要知道,當年孫中山把大總統的個置讓給袁世凱,那可不是孫中山的個人意思,那是國民黨高層的政治決議,甚至孫中山還很不滿,事後更是後悔不已。
而且事實已經證明,孫中山的禮讓是錯誤的,他蔣中正再不會重蹈覆轍,他是絕不會和**分子妥協的。
“編遣會議之產生與進行,實經過黨人之決議,政府之命令,兄亦始終參與其事。今不能服從其決議案,而必相約放棄黨國所付之重任,始能實施編遣,恐兄之苦衷,實不能使人諒解。兄若真能信仰革命之主義,服從黨國之命令。凡所指示,中甚願竭誠討論,翼得真理。仍望於皓電所陳,切實賜答!否則革命與禮讓,真偽難容,文電往返,無補高明,徒災棗梨,甚為戚然不安也”。
電文最後指出,編遣會議決議那是大家開會討論同意的,已經成為國民政府的命令,你閻錫山也是舉手同意的。這個時候你又出爾反爾,不僅自己不按編遣決議行事,還要耍無賴拉著我蔣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