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湘、龍雲之流,上不了大臺面,就是現在他的名聲也要比馮玉祥、李宗仁略微低一些,這一直是閻錫山心中的痛處。可是有了宋哲武這個能征善戰的“民族英雄”做他的副司令,那可就大大不同了,他的聲望會因為宋哲武的輝映而大放光彩,即使僅僅從軍事實力的角度考慮,他閻錫山也是中國第一號人物。
而且,他閻錫山有的是手段。第四路軍只要加入晉接軍序列,他就有辦法把它逐漸改變成真正的晉綏軍。徐永昌的國民三軍雖然是整軍加入晉綏軍,可現在在晉綏軍中已經找不到一絲蹤影了。宋哲武的第四路軍列入晉綏軍序列,最直接的利益就是對於個地方實力派的震懾。原本這些人派代表到太原來,是因為李宗仁剛才被蔣介石打得大敗,馮玉祥又作為他的“客人“住在太原,能給他們做主心骨的人只剩下他閻錫山一人,如果不是這兩個原因,他閻錫山絕不會有這麼大的號召力。即使他聯合李宗仁和馮玉祥一起反蔣,這個領袖的位置是否會落到他的頭上,也未為可知,最少也要多是些手段,付出更大的代價。
而有了宋哲武第四路軍的加入情況就絕對不同了,晉佞軍和第四路軍加到一起有七十來萬人,不要說缺糧少彈的西北軍,就是富得流油的張學良的東北軍也比不了,甚至在軍隊的數量上蔣介石的中央軍也不行。不要說一旦反蔣,反蔣派天經地義地必定推舉他閻百川擔任軍事領袖,就是日後趕走了蔣介石。他閻百川也會是中國當然的領袖。
軍校以及飛機制造廠和他的空軍都是他花了大心血的,閻錫山所以這麼痛快地交給了宋哲武,其實他是另有算計的
改版,深藍搞不明白新版怎樣釋出新章節,最近兩天有可能影響更新。先行致歉!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中原大戰 螳螂後面有黃雀
月銷山《北方軍官學校》的前身是晉綏軍學兵團。()是刮肛,口軍培養中低層軍官的。閻錫山就是把它當做保定軍校來辦的,現在晉綏軍中。除少數高階軍官出身於保定軍校。中低層軍官均出於這個軍官學校。
軍校的學員是從大同、太原、潞安、臨汾等地集中招收的,均為高小或相當於高小以上學歷。軍校中以營為最大單位,連、排、班長均為正規軍人。軍校既學軍事,又學普通課。
軍事課設步、騎、炮、工四科;普通課開設國文、英文、算數、歷史、地理等課程。可以說閻錫山不僅想把軍校的學員培養成基層軍官。還把這些學員作為未來的高階軍官來培養。
軍校開辦十幾年來,為閻錫山培養了數千名軍官,現在已有不少學員升任了晉綏軍高階將領。
如於鎮河、劉紹棠、馬良等均任師旅級軍官。
相比之下,閻錫山雖然對他的飛機制造廠也下了大力氣,可成效並不大。他的飛機廠是民國舊年成立。現今有職工聯口多人,機器。四多部。可到現在也僅僅組裝成功兩架飛機;另外,他的空軍也十分弱現在僅僅有幾架法國一戰時期生產的高德隆和佈列格教練機。
閻錫山把軍校和飛機制造廠以及他的空軍看是送出去,實際上閻錫山是把他的軍校和飛機制造廠以及他的空軍當做釣餌了。
《北方軍官學校》看似併入第四路軍教導總隊,好像閻錫山吃了大虧,其實,閻錫山有絕對把握最後完全掌握《北方軍官學校》。
山西的教育水平雖然水準不是全國最高,可普及程度卻絕對是全國第一。主政山西以來,閻錫山不僅大力擴充國民師範學校,還開辦女師;在全省對兒童實行強迫入學;同時整頓各縣教育會、整頓各縣勸學所。特設貧民學校七處,使貧民子女免費入學;整頓大學、高等、專門、普通各學校;設立留學貸金。逐年增加留學歐美學額;設立各縣保送留日學生預備學校;加送北京、南京、武昌,三處高等師範學生;創設外國語文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