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柳餘秋輕輕一笑,衛卿和李園頓時不寒而慄,他們最怕見到柳餘秋的這種笑容,這是一種嗜血、殘忍、無情的笑,雖然是同窗摯友,但是他們依舊不能明白為何柳餘秋會有這種笑容。
或許,只有諸葛羽知道,柳餘秋的這種笑容代表什麼。
柳餘秋看了兩人一眼,道:“傳聞東州的漢帝國有個人叫成湯,尊崇法說,內聖外王,必嚴,必狠、必霸。對內必嚴,對奸必狠,對外必霸,我就是這個意思。”
。。。李園轉身,衛卿也轉身,他們倒是忘了這傢伙是個王霸之道的尊崇者。
兩人誰也不服誰,看了眼周圍的其他學子,都沉浸在方玉的琴聲中,不由把眼光轉向了諸葛羽。
諸葛羽聽著三人的話,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各抒己見,這是很好的現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正是這些不同的想法集合、碰撞,形成了百家爭鳴,至此百術興起,人和動物的區分也就開始越來越明顯。這三人是他最喜愛的弟子,儒、法、兵三家這三人各自學了一家,而且頗為精通。
“沒有誰對誰錯。”諸葛羽緩緩說道。
“儒家構建倫理道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使天下人有了道德禮儀,社會也因此安定,尊卑有序,長幼分明,不能相互僭越,這是盛世的基礎。法家以刑律治國,要求所有人遵行律法,律法,就是規律和法則,國家的規律和法則,凡是不遵守的都必須嚴懲,以達到懼法而不敢犯的目的。這在治理亂世的時候是尤為有效的。兵家,保國安民,並不是真正的會打仗就算兵家,兵家,要懂國事,根據國家的現狀來制定一定的用兵之道,不僅要會打仗,還要會怎麼打,打完以後做什麼,能不能打。這才是兵家上道。”諸葛羽說道,三人恍然大悟,最後相視一笑,剛剛爭辯的不痛快早已隨著秋風而去。
“千秋,你怎麼看?”諸葛羽問千秋道,這時,其他人也看了過來。
千秋輕輕的站了起來,接住一片飄下的楓葉,道:“對於這片楓葉來說,我就是法。”隨後,千秋將楓葉握在了掌中,再張開時,已經變成了一堆碎末。
所有人看著這一幕,他們能夠明白千秋的意思,只是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教授和形容的,但細細一想,千秋那樣做又很是玄妙。
諸葛羽也是一臉的驚奇,他也沒有見過這麼直接這麼玄妙的見解。
想起千秋的身份,諸葛羽連忙站起來,道:“想不到千秋你竟然有這麼獨到精闢的見解,來來來,不妨為大家再說說你的經典。”
千秋一愣,他只不過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而已。
“對啊,對啊,千秋你說吧。”所有人都說到,唯有方玉只是看著千秋,因為她還在彈奏著,輕輕的箏音,附和著眾人的話語,卻絲毫不限雜亂。
“不敢,後學末徒,怎敢妄言經典。”千秋搖頭道。
“學武前後,達者為師。”諸葛羽說道。
“對,再推遲大家可就都不高興了,不要見外啊。”衛卿說道。
看著臉色真誠,沒絲毫做作的眾人,千秋只得點頭道:“好,但我要說一句,我所講的,都是我學來的,並不是我自己的。”
“不驕不躁,無暇美玉。”諸葛羽看著千秋,心中暗道。
清幽綿長的箏音和著千秋聲音,漸漸響起。
“有位聖人說過,上天的道,是把多餘的拿過來給不足的。而人的道,卻是把本來就不足的拿過來去奉承給那些本來就多餘的,這就是天道和人道的區別。天之道,損有餘而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千秋緩緩說道。
“好,真是道破天地至理,人們都喜歡去巴結攀附權貴,不惜用盡一切手段來欺壓百姓,以達到自己的目的,真是可恨。想不到竟有人用短短兩句話便看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