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鳴

——讀辛棄疾《青玉案元夕》偶得

丙叔佩史

世間天才無數星,閃耀各領一時清。

遇他唯有悲鳴起,緣淺如夢空餘驚。

才華橫溢天地廣,卻嘆知音何處尋?

月夜琴絃彈斷腸,流水高山少共鳴。

賞析

以影視視角賞析《悲鳴》

想象一部名為《悲鳴·知音難覓》的電影,影片基於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展開,講述了一位才華橫溢的主角在繁華與孤寂間徘徊的故事。

開場:

畫面緩緩推進至一座古色古香的城市,街頭巷尾張燈結綵,熱鬧非凡。鏡頭捕捉到主角,一位眼神略帶憂鬱的年輕人,站在熙攘的人群中,周圍是繁花似錦,煙火璀璨。

第一幕:閃耀之星

隨著音樂漸起,我們看到主角在不同的場景下展示他的才華,文字、繪畫、音樂……每一項都令人讚歎不已,但他的眼神中總有一抹難以忽視的寂寞。旁白低吟:“世間天才無數星,閃耀各領一時清。”這一刻,觀眾被引入主角的世界,感受到了那份才華背後的孤獨。

第二幕:遇他唯有悲鳴起

一次偶然的機會,主角遇到了另一位同樣卓越的靈魂,兩人相談甚歡,彷彿找到了久違的知音。但是,正當一切都似乎朝著美好發展之際,命運卻開了個玩笑,讓這段緣分戛然而止。鏡頭切換為黑白慢動作,背景音樂悲傷響起,暗示了相聚的短暫與分離的必然。“遇他唯有悲鳴起,緣淺如夢空餘驚。”這段情節充滿了戲劇性的轉折,強化了角色內心的失落感。

第三幕:才華橫溢天地廣,卻嘆知音何處尋?

隨後,電影展示了主角在藝術道路上的不斷探索與成長,他在廣闊的天地間遊走,試圖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無論是在山川湖海,還是城市鄉野,他都在不停地尋找那位能夠真正理解他的靈魂伴侶。鏡頭多次切換,快速掠過不同風景,伴隨著旁白:“才華橫溢天地廣,卻嘆知音何處尋?”這句話成為貫穿整個故事的主線,讓觀眾體會到主角心中深深的孤獨。

高潮:月夜琴絃彈斷腸

在一個月色皎潔的夜晚,主角獨自坐在河邊,面對著水面映襯的月亮,輕輕撥動琴絃。音樂優美哀婉,配合著環境音效,構建出一種淒涼而唯美的氛圍。此刻的畫面定格,鏡頭拉遠,讓人彷彿置身於一片寂靜而廣闊的自然之中。“月夜琴絃彈斷腸,流水高山少共鳴。”這一幕將主角的孤獨與對知音的渴望達到了頂點。

結尾:流水高山少共鳴

影片最後,主角再次回到城市的某個角落,站在高樓上俯瞰,目光穿透人群,望著遠處,彷彿在尋找什麼。鏡頭緩慢拉近,定格在他的臉上,眼中閃過一絲堅定,隨即微笑。“流水高山少共鳴”,這個畫面留給觀眾無限遐想空間,雖然孤獨依舊,但主角已學會了與自我對話,開始接受這份孤獨,並從中汲取力量繼續前行。

影視版《青玉案·元夕》透過豐富的視覺語言與深刻的情感描繪,講述了關於才華與孤獨、尋找與堅持的故事,讓人深深感受到辛棄疾詞作中蘊含的深刻哲理與人性關懷。這部電影不僅是一次視覺與聽覺的藝術盛宴,更是一次心靈之旅,引導觀眾思考關於自我、夢想與現實的關係,以及在這個紛擾世界中如何尋找屬於自己的聲音。

翻閱丙叔佩史的《唐詩宋詞漫話》,我們再來聊聊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