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

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

更與何人說?

譯文:

當秋風吹得寒蟬發出悲鳴,

對著黃昏中的長亭,

剛剛停止了急促的雨聲。

京城的告別宴席沒有心情品嚐,

在留戀之際,船伕已催促出發。

握著手相互看著,淚眼婆娑,

竟然說不出一句話,只能哽咽。

想到這一走就是千里迢迢,

暮色蒼茫中,前路遙遠廣闊。

自古多情之人總是因為離別而傷懷,

更何況是在這悽清的秋季!

今晚醉酒醒來會是在哪裡呢?

或許是在楊柳岸邊,伴著清晨的風,掛著半輪殘月。

這一別後,多年時光流逝,

即便是美好的時光和風景也變得毫無意義。

就算有千萬種風情萬種思緒,

又能向誰訴說呢?

這首詞猶如一幅深沉而悽美的畫卷,將作者內心深處那無盡的離愁別緒和深深的不捨之情展現得淋漓盡致。字裡行間所流淌著的,不僅僅是對離別時刻的哀傷,更是對未知未來的忐忑不安和隱隱憂慮。

詞中的自然景象宛如靈動的畫筆,細緻地勾勒出一幅幅引人入勝卻又飽含悲意的畫面。尤其是那場雨後,寒蟬在枝頭哀鳴,聲音淒涼而婉轉;高懸天際的殘月散發著清冷的光芒,彷彿也被這離情所感染;拂曉時分的微風輕輕拂過,帶著絲絲涼意,更增添了幾分傷感。這些元素相互交織、融合,共同營造出一種濃厚到幾乎讓人窒息的悲傷氛圍。

不僅如此,作者還以其精湛的筆觸深入剖析了主人公那如潮水般洶湧澎湃的複雜心緒。每一個細微的情感波動都被精準捕捉並生動呈現出來,讓讀者能夠感同身受,彷彿置身於那個心碎的場景之中。這種細膩入微的刻畫手法,使得整首詞充滿了濃郁至極的感情色彩,就像一杯醇厚的美酒,讓人沉醉其中,難以自拔。

柳永向來以擅長抒發情感著稱於世,而此詞無疑是他這一才華的絕佳例證。它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他情感世界中深邃而細膩的光芒,成為了中國文學寶庫中不朽的經典之作。每當人們誦讀起這首詞時,都會不禁為之動容,發出聲聲嘆息。

:()唐詩宋詞漫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