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安州古渡(第1/2頁)
章節報錯
安州古渡
——讀《鵲橋仙·纖雲弄巧》有感
丙叔佩史
安州煙柳鎖晴川,
古渡逢春綠意濃。
翠鳥銜枝歌婉轉,
漁舟唱晚畫圖中。
江湖客行乘風去,
英雄豪飲醉江南。
歲月悠長留足跡,
繁華落幕水東流。
賞析
結合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賞析。秦觀的《鵲橋仙·纖雲弄巧》圍繞牛郎織女的傳奇故事展開,編織了一幅跨越時空與星河的動人畫卷。牛郎織女,這對備受命運捉弄的情侶,每年只有在七月初七的夜晚才能相會於銀河之上。秦觀以“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的句子,不僅勾勒出了一幅浪漫壯闊的星空圖景,而且深深切入了人們心中關於真愛的嚮往與渴望。他的文字中流淌著的,是對忠貞不渝情感的崇高禮讚,以及對跨越一切障礙追求理想的勇氣。秦觀透過對牛郎織女的刻畫,實際上也在訴說著人類普遍的情感經歷,即在艱難險阻面前,那份堅定而不屈的愛。
丙叔佩史的《安州古渡》則將鏡頭轉向了現實的大地,描繪了一幅以自然與人文交織而成的詩意畫面。“安州煙柳鎖晴川,古渡逢春綠意濃。”這幾句開場白立刻帶領讀者步入了一個清新脫俗的春日午後。在這裡,翠鳥的歌聲與漁舟晚歸的畫面構成了一幅幅流動的水墨畫,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與歷史沉澱。不同於《鵲橋仙》中的星河遙不可及,丙叔佩史所構建的場景顯得更加貼近百姓日常,更具煙火氣。但正是這份平凡,反而讓讀者在樸素的田園風光與淳樸的民風民俗中,感受到了一份久違的寧靜與安詳。《安州古渡》不僅僅是一次對地域風情的描繪,更是一種生活方式與人生哲學的傳遞,提醒人們在忙碌與喧囂中,也不忘停下來欣賞身邊的美景,體會生活的細微美好。
儘管秦觀與丙叔佩史在形式與內容上大相徑庭,一個在宏大的神話背景下探討真愛的意義,另一個則在細膩的現實畫卷中探尋生活的真諦,但他們都觸及到了人類情感的核心。前者透過牛郎織女的悲劇性遭遇,傳達了對真愛無畏挑戰的勇氣與決心;後者則透過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展示了平淡歲月中的幸福與滿足。無論是《鵲橋仙·纖雲弄巧》中對不朽愛情的詠歎,還是《安州古渡》中對平凡生活的讚美,兩位作者都在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向世人展示著關於美好事物的嚮往與追求。
首聯比照。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丙叔佩史:“安州煙柳鎖晴川,古渡逢春綠意濃。”
秦觀筆下的“纖雲”與“飛星”構成了廣闊宇宙的背景,而丙叔佩史的“安州煙柳”與“綠意濃”則描繪了更為具體的地景。兩者雖一虛一實,但都蘊含了某種超越尋常的美麗與神秘感。
情感昇華。秦觀:“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丙叔佩史:“江湖客行乘風去,英雄豪飲醉江南。”
秦觀表達了對永恆愛情的憧憬與堅守,認為真正的感情不會因分離而減淡;而丙叔佩史的詩句,則呈現了一種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無論是在路上的江湖客還是豪飲的英雄,都展現了對生活的熱愛與瀟灑。
時間與空間的交織。秦觀:“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丙叔佩史:“歲月悠長留足跡,繁華落幕水東流。”
秦觀透過“柔情似水”形容愛情的溫柔與易逝,而丙叔佩史的“歲月悠長”與“繁華落幕”則從宏觀視角展示了時間和空間的流轉,兩者都含蓄地表達了對過往美好的珍惜與回憶,儘管方式不同,但情感相通。
情感深度與審美旨趣的交響樂章。丙叔佩史的《安州古渡》與秦觀的《鵲橋仙·纖雲弄巧》,作為兩部極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