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詠婦(第2/2頁)
章節報錯
畢竟啊,人生苦短,如果不能開開心心地度過每一天,那豈不是太可惜了嗎?所以,讓我們拋開所有的煩惱和憂慮,用樂觀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未來的每一次挑戰,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翻開丙叔佩史的《唐詩宋詞漫話》,我們再來聊聊李清照《如夢令》——
李清照《如夢令》(其一)
原文: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譯文:
時常回憶起那夕陽西下的溪邊小亭,
沉醉於美景之中,以至於忘記了回家的道路。
遊玩至興盡之時,才匆匆返回乘舟離去,
卻不慎闖進了蓮藕花叢的深處。
急於尋找出路,奮力划槳,
結果卻意外地驚動了一群棲息於此的鷗鳥和鷺鷥,它們紛紛振翅高飛。
註釋與賞析:
1 “常記溪亭日暮”:開頭營造了一種寧靜美好的黃昏景象,體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深深眷戀,同時為整首詞設定了悠閒的基調。
2 “沉醉不知歸路”:這裡的“沉醉”既指陶醉於美景,也隱喻了詩人暫時忘卻世俗煩惱的狀態,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深情投入與留戀。
3 “誤入藕花深處”:這一句透過意外闖入藕花叢中的情節,增加了詞的趣味性和畫面感,同時也寓示了人生旅途中偶遇的美好與驚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4 “爭渡,爭渡”:反覆使用“爭渡”,強調了詩人急於離開藕花深處的心情,增添了一份緊張感與動態美。
5 “驚起一灘鷗鷺”:這一幕生動活潑,不僅增添了詩歌的動感,還展現出自然生態的活力,與前文的靜態美景形成鮮明對比,進一步凸顯了詩人的興致盎然與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李清照的這首《如夢令》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中國古典詩詞的寶庫之中。它以清新脫俗如晨露般晶瑩的語言,為讀者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畫卷;用生動形象似工筆細描的手法,將大自然的美景和人物的情態活靈活現地呈現在人們眼前;更憑藉著深情細膩若涓涓溪流的情感表達,觸動了無數人的心絃。
這首詞猶如一陣清風,吹走了塵世的喧囂與浮華,讓人沉醉其中,感受那份寧靜與美好。它的每一個字都彷彿被賦予了生命,跳躍著、舞動著,引領我們走進那個充滿詩意的世界。那“常記溪亭日暮”的開篇,便如同電影鏡頭一般,緩緩拉開帷幕,將我們帶入到溪邊小亭的黃昏美景之中。而接下來的“沉醉不知歸路”則更是點睛之筆,讓我們看到了主人公那微醺的神態和迷失於美景之間的愉悅心情。
不僅如此,《如夢令》還充分展現了宋代女性作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鮮明的個性風采。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李清照能夠以自己的才華和勇氣,衝破世俗的束縛,創作出如此優秀的作品,實在令人欽佩。她的詞作既有女子的溫婉柔情,又有男子的豪邁大氣,可謂剛柔並濟,別具一格。這種獨特的風格使得她的作品在眾多古典詩詞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傳世經典。
- end -
:()唐詩宋詞漫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