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漲。

便如四年間通常的早課一般,孫慕雲靜靜地等待聆聽天機老人的教誨。然而天機老人此次並沒有如往常那般開始講課,反而開口問了一個問題道:“慕雲,你且告訴我,何為道?”

搜腸刮肚了一番,孫慕雲回答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還有呢?”天機老人有些不滿道。

孫慕雲撓撓頭,苦思冥想之下又回答道:“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已閱眾甫。”

天機老人不耐煩道:“再說。”

這樣卻讓孫慕云為難了,憋了半天方開口道:“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道即玄德,大抵應該也就是這個樣子的吧。”

天機老人突然打斷他,怒道:“我不想聽你背書!我只想聽聽你自己的感悟。”

孫慕雲嘟嚕了一聲,便不再說話。

氣氛有些壓抑,孫慕雲偷偷瞥了天機老人一眼,才發覺他早已緊閉雙目靜坐守元。

致虛極,守靜篤。天機老人此時正處於這完美的狀態中,渾然忘我。

而孫慕雲卻想破了腦袋,也沒有想出一個滿意的答案來。

“我不知道。”終於他放棄了,低聲道。

天機老人卻置若罔聞,毫無回應。

孫慕雲心知今天自己若不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來,只怕會讓天機老人很是失望。

何謂道?這個題目看來就是自己的出師題了。

投機不得又放棄不得,孫慕雲只得收斂心神,認真思考起來。

自己領悟最多的便是土之法則了,土之法則是從地之道中領悟出來的,那麼地之道便就是自己現在所認識的道了。

敦厚,包容,千萬年不改的秉性。

沉默,安靜,像一位慈父一般養育了大地上的萬千生靈。注視著他們的生老病死,感受著他們的喜怒哀樂與愛恨情仇。它深愛著這片大地的每一個生靈,但它絕不會偏袒任何人。

天地不仁,是故至仁,大抵如是。

大地雖任勞任怨,不求回報,但絕不是逆來順受。猛然裂開的土地,轟然塌陷的山壁,滾滾而下的岩漿,它的暴虐能在頃刻間毫不留情地殺死無數生靈。

對大地來說,它的仁絕不是仁慈,仁慈只是強者對弱者的憐憫。大地雖然養育了不計其數的生靈,卻從不以強者自居,就更談不上什麼仁慈了。

大地所做的一切,只遵循千萬年不變的規則,那就是地之道。天地之初,道伴生左右,雖歷經千萬年,道仍伴隨左右,並將永遠伴隨左右。大地和它所遵循的道相輔相成,相伴相生,無君無臣,無主無僕。

可是大地的道歷經千萬年,真正能夠讀懂的又有幾人?

眾生熙熙,皆為利來;眾生攘攘,皆為利往。

對身旁的親情和友情尚且能夠視而不見,況乎那沉默不言的大地耶?土地貧瘠便頗多微詞,土地肥沃卻不知感恩。但大地從不會因為人們的讚美就忘乎所以,也不會因為人們的怨恨就心懷怨隙。它只遵循著它的道,養育或者毀滅那無數的生靈。它從不會懈怠,更不會罷工,對任何生靈都是一視同仁。

正所謂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孫慕雲從沉思中回過神來,終於露出笑意來。

“前輩,只怕要讓你失望了。我細細想了一下,最後的答案仍是書中那幾句。”孫慕雲的語氣中卻充滿自信。

天機老人緩緩睜開眼來,若有所思道:“也罷,你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