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了病根,許是要調理些rì子。”
兩次三番地被人插手四房家務,沈舉人面如寒霜,對沈理的忍耐也到頭。這事要是沈理做主,他定要直接駁了;可既是知府太太拿的主意,又有知府大人的人情在,沈舉人是不通世情,可不是傻了,怎麼會拒絕。
他只能忍怒點頭道:“那勞煩微費心……知府大人與恭人那裡,是否需要答謝……”
沈理淡笑道:“雖說莊恭人如此費心,不過是顧念嬸孃情分,可禮多人不怪,源大叔是喪家,即便不方便登門致謝,使人預備一份謝禮,倒也不唐突。”
五房太爺有些不放心,問道:“微言了可見了,到底妥當不妥當?莊恭人雖是好意,可萬一碰上徒有虛名之人,豈不是耽擱了瑞哥身體兒?”
沈理道:“叔祖儘管放心,此人不是無名之輩,在京城亦是頗有名氣,侄兒還鄉前也曾見過,確實有幾分本領。只是為人孤拐,輕易不與人問診,若非與蔣學士有舊,連知府大人的情面也未必賣,瑞哥兒幸甚!”說到最後,不由唏噓。
眾族人看完熱鬧,誰也不會去計較沈瑞到底是結廬還是禪院修養,起身與族長太爺打了招呼,同沈舉人辭別,相繼離去。族長太爺對沈理低聲囑咐了幾句,也帶了兩個兒子離去。各房送親女眷,也隨著大家回去。
張老安人尤自憤憤,覺得知府太太方才對沈瑾不夠熱絡,又覺得她對自己擺架子。論起尊卑,她比不過知府太太;論起長幼,她卻是長輩。
她也不過是暗自腹誹幾句,直到稀裡糊塗知府太太牽著沈瑞上了馬車,同沈理夫婦的馬車一道離去,方驚訝道:“怎哩?莊氏怎攜了二哥去?”
沈舉人想著張家人惡行,還有四房需要賠付的損銀,只覺得喘不上氣來,哪裡還有心思去打理張老安人。還是沈瑾在旁,回道:“莊恭人請人給瑞哥兒挑理身體,方才她們母子與六族兄送瑞哥兒去西林禪院!”
張老安人聽了,皺眉道:“他身子好好的,哪裡需要挑理?倒是瑾哥兒,前些rì子還病了一場哩。如此偏心,好沒道理……”
沈舉人正滿心心煩,聽到張老安人絮絮叨叨,立時忍不住,咬牙道:“舅舅哩,也該好好算算賬……”
且不提沈舉人如何與張老舅爺算賬,沈瑞坐在馬車裡,絲毫不覺得侷促,心裡立時敞亮許多。
方才上馬車前,沈理已經低聲說了,那個名義上給他調理身體之人,名動京城,擅長的不是岐黃養生,而是四書五經、八股文章。他名義上是去修養,實際上是去學習。
在沈理看來,沈瑞在課業上已經被耽擱,趁著守孝這三年,在功課上多用用心。等到守孝期滿,也就追得差不多。到時候入了族學,再學習三、四年就可以下場。
與知府太太母子同行,不過是藉著知府太太的名頭,省的沈舉人囉嗦。離沈家祖地遠了,到了路口,沈理使人停車,夫妻兩個下了馬車。
沈理走到知府太太馬車旁,隔著簾子再次謝過知府太太。
知府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