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區來說,似乎並不是一個好的訊息。”
“謝謝,我明白了,黃一凡先生,我不問了。”
看到黃一凡的回答,蘭辛竹內心一沉。
怎麼高興起來連這個事都忘了。
幸好黃一凡先生沒有告訴自己。
如果告訴了,恐怕自己真會如他所說的,不再對這一首詩感興趣。
而一但自己這個ceo對於這一首詩都沒興趣了,那麼,誓必影響到未來對於這一首詩的運作。
蘭辛竹何等聰明,一想便已明白。
“ok,那就這樣,希望下次有機會合作。”
“一定有的。”
蘭辛竹肯定的回答。
“如果有的話,我一定給你一個更大的驚喜。”
黃一凡也肯定的說道。
結束與蘭辛竹的交流,黃一凡也念起了這一首詩。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能將一首詩寫出三重境界者,當真得是牛的不行。
對於蘇軾,黃一凡又是佩服了一翻。
事實上,當初黃一凡初看這一首詩的時候,連第一層意思都明白,直到年齡大一些的時候,才如一般的讀者一樣,只看出了第一重意思。也就是淡妝與濃妝。認為,西湖就像西子一樣,不管是畫淡妝還是濃妝都很美。直到多年之後才發現,也才總算知道淡妝濃妝也是別有意思。聯絡前面的詩,你會知道淡妝與濃妝代表的是晴天與雨天。
同時,當你體會到這一層意思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一首詩比之原來有意思多了。
至於第三層意思。
這個說來就相對複雜一些。
當初黃一凡也是想了許久,參考了許多的資料,這才體會出來。
要理解第三層意思,必需聯絡第一首與第二首詩。
第一首詩說的是詩人在早晨的時候迎客,但因為下了雨,於是大家都沒有出去,只是陪著客人喝酒。只是可惜客人不勝酒力,竟然醉了。這讓詩人倍覺可惜,感嘆一句,其實西湖晴天與雨天都有不同的魅力,不同的看點,但自己的朋友卻無福欣賞。
隨後是第二首。
第二首其實是對第一首的補充。
他告訴我們為什麼說西湖晴天與雨天都好看。
不過,第二首詩最為重要的並不是晴天與雨天,而是西湖與西子的對比。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這一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拿西湖與西子相比,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不管是淡妝還是濃妝都是很美麗的。
這裡有一個問題。
其實詩人在第一首詩的時候,他就已經說了西湖的晴天和雨天都很好看,併為,正因為他知道,所以他才感嘆朋友沒有欣賞到有些可惜。那麼,按理來說第一首已經解釋了,那麼第二首就不需要再解釋了,可詩人仍然解釋。
那麼,如此強加解釋除了詩人有一個更為好的比喻解釋之外,他還想對大家說,我已經跟大家說了西湖的美麗,那麼,拿西湖與西子相比,你們認為誰最美麗?
當然,第三重意思黃一凡不可能告訴他人。
他人能明白的就明白,不明白的黃一凡也不會說。
且讓這一首詩當作是考驗大家詩歌欣賞水平的詩句,不是很好嗎?
心裡微微笑著,黃一凡感覺這一趟旅遊爽得不行。
不僅賺了100萬,而且因為自己寫的這一首詩,西湖竟然開闢了一個人工景點。
這可是一大裝逼神器呀,以後逢年過節還可以吹上幾個小時。
這簡直如古代名人一般的待遇嘛。
不過,黃一凡不知道是,相比之100萬以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