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右大將殿起兵了,二十三萬騎呼嘯而出,東海道大亂,駿遠三大亂,甲斐被攻,武田家四面受敵,所以你的好兄長又想起了你,不能讓右大將殿抓住你,那樣武田家就可以退路了。”

“退路?什麼退路?唔,我大概明白了……”武田信繁嘆了口氣:“我死了,武田家的嫡流就不會滅亡,反之我若沒死,武田家嫡流就會易主,以兄長與右大將殿屢屢做對的情形,恐怕不能善了。”

鶴岡八幡宮舉兵之始,拉開聲勢浩大的白旗之亂,源義時擔任總大將親自坐鎮鎌倉府,其嫡子足利義泰擔任副將親身參與軍務,隨後迅速組建北陸軍團、東山軍團兩部作為側翼,而他本人則主導東海道的攻略。

北陸軍團總大將上杉謙信,其配下所轄足有六萬軍勢,以沼田祐光為別動隊大將,從飛騨國順著飛騨川南下,直接攻略東美濃、中美濃的織田領地,上杉謙信親率五萬騎出陣加賀國,並以加賀國人眾有力武士出身的杉浦玄任作為先鋒大將,率領五千軍勢以為先導攻入加賀國的心腹之地。

東山軍團總大將真田幸隆,起配下所轄則是五萬軍勢,命令小笠原長時率領一萬軍勢出南信濃攻略三河國,又命宮部繼潤率領一萬軍勢出南信濃攻略遠江國,而他本人則率領三萬軍勢,直撲武田家在信濃國最後一個拠點諏訪郡而來。

所謂的東山軍團,壓根就是攻擊武田家側翼的別動隊,拿出五萬精銳作為別動隊的氣魄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很抱歉的是源義時就可以做到,哪怕武田家全部動員力算在一起也只有四萬多人,仍然不能改變他短時間拿下甲斐國的堅定決心。

就在兩路軍團出陣的同時,源義時所率的本陣軍勢十二萬大軍出足柄坂,氣勢洶洶的大舉進襲駿河國,武田信玄左支右擋無奈本軍實在太少,還需要分散在甲斐、駿河、遠江、三河等大片領地上,完全沒有辦法對抗數倍於己方的大軍。

即使再艱難的局面,武田信玄也沒有就此放棄,他選擇親自率領兩萬軍勢堵在薩埵峠企圖做背水一戰,勇氣可嘉判斷也不差,無奈的是兩萬人對十二萬人,這六倍的絕對差距足以磨削天時地利的一切優勢,更何況武田家兵微將寡人心惶惶,關東軍團恰好是兵多將廣士氣如虹,這一戰不用打也知道結局多麼悲慘。

狡猾的源義時沒有立刻發動進攻,而是在得知三河、遠江、以及駿河西部陷入混亂的時刻,先期派出忍者在薩埵峠附近散步三州大亂的訊息。迫使武田家的軍心大跌士氣衰落。再趁著黑夜一鼓作氣攻上薩埵峠。

即便出在兵力與大勢上的絕對優勢。源義時也完全不給武田家任何翻盤的機會,十二萬人夜襲兩萬人簡直驚悚,即便武田信玄早就被夜襲攪合的精神緊繃早有防備,也無法抵擋夜襲不成轉為強襲的關東軍團。

一場大敗讓武田信玄被迫逃回駿府城,當第二天在城內點集軍勢的時候,其所部已經從兩萬軍勢降低到不足八千人,真田幸隆攻破諏訪郡斬殺守將米倉丹後守重繼,隨後大舉侵入甲斐國擊破數路守軍的零碎反擊。並俘虜甲斐武士曾根昌世、駒井昌直。

老巢要丟非常危險,迫使武田信玄必須在駿河國與甲斐國作出選擇,到底是留在駿河繼續堅守還是撤回甲斐驅逐真田幸隆的入侵軍再做打算,就在這最關鍵的時刻,武田信玄犯下一個致命的錯誤,他開始遲疑不決了。

利益會迷昏人的雙眼,在利益取捨的巨大壓力下,英明睿智的武田信玄也會陷入困惑與迷茫,當時讓他作出選擇是非常艱難的,選留守駿河意味著巨大的危險逼進。擋不住源義時意味著全軍覆沒就此滅亡,選撤回甲斐則意味著需要放棄多年來辛苦打下來的領地。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