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內的輿論上至朝廷公卿,下至販夫走卒黎明百姓,都認為是足利義昭害死了自己的兄長,這個輿論氛圍很快傳導擴散到天下,對即將登位的足利義昭是非常不利的,在這個過程中,三好家起到非常惡劣的影響。

上洛擁立將軍就是他們想出的歪招,永祿大逆惹出這麼大的動亂,罪責當然要歸咎於三好家的頭上,即使這種情況之下,三好家還敢在京都欺行霸市肆意破壞商業秩序,隨意的敲詐勒索豪商,甚至縱兵搶掠京都的商旅,像一群盜匪惡徒在京都裡招搖過市橫行霸道,這些都對足利義昭的名聲起到至關重要的惡劣作用。

歸根結底這還是三好家高層掀起內亂,波及整個階層的動盪讓三好家的幾位重臣沒功夫約束無法無天的低階武士,反正近衛前久家都敢搶還怕京都的公卿們作甚,於是京都城內一時間群魔亂舞,搞的是烏煙瘴氣苦不堪言。

三好三人眾和松永久秀的攻守同盟,就為永祿大逆的責任歸誰而鬧翻了,乍看起來這就是一樁很奇葩的扯淡事,其實還是兩邊都發覺事情鬧的太大不好收拾,殺將軍總得有個兇手,赤松滿佑不就是因為殺了足利義教,才被一幫如狼似虎的大名給活活弄死。

這兩邊都覺得自己責任不大,三好三人眾表示我壓根什麼都不知道別算我的罪責,松永久秀冤枉的滿頭包,將軍是自殺的他連碰都沒碰一下怪他簡直沒有道理,至於他兒子松永久通的罪責也一併給推的乾淨。

於是情況就變的更加離奇,兩邊都說自己沒錯那總得有個人為永祿大逆負責,足利義昭打死也不會承認自己弄死哥哥和母親,那怎麼辦?只有打嘍!誰拳頭大誰有理,誰是輸家誰背鍋,就是這麼簡單。

很顯然兵力佔優勢的三好三人眾更強一些,哪怕被明智光秀所部突襲一把損失慘重,卻依然掌握著絕對的優勢地位,更重要的是此刻聞風而動的丹波國人掀起新一輪反叛,內藤宗勝帶著丹波國人返回家鄉看守老巢,而大和國人眾一直都不太老實,筒井順慶幾度對信貴山城發起進攻也讓松永久秀使不上全力。

更重要的一點是家督三好義繼並不看好松永久秀,更傾向於同族本宗的三好三人眾,於是松永久秀父子倆就被漸漸的排斥在足利義昭的圈子之外。出謀劃策受苦受累忙活好半天。自以為首功一件可以從此混成幕府重臣。榮華富貴唾手可得安享晚年不是夢想,卻不想事到臨頭,被自己最瞧不起的三好三人眾擺了一道,松永久秀簡直連死的心都有了。

三好長逸成功說服足利義昭,請他聯絡二條晴良從幕府申請一道朝敵治伐綸旨,把松永久秀、松永久通父子指為永祿大逆的“罪魁禍首”,策劃上洛的是他、攻擊二條御所的是他、殺死將軍的還是他,準備挾持足利義昭以令天下群雄的還是他。

足利義昭英明神武自始至終都被矇在鼓裡。三好三人眾被他的陰謀詭計耍的團團轉,三好義繼被他所愚弄,總之三好家從上到下一水的乾淨,壞就壞在松永久秀、松永久通這父子倆,包括三好義興、安宅冬康、三好長慶之死都是由他一手策劃的,三好義賢當初不願意撤退也是松永久秀蠱惑的,三好家衰落都是他的錯。

反正栽贓陷害張口就來不計成本,大方向總體是朝松永久秀怎麼壞就怎麼編排的路子走,沒過幾天若干個版本演化出來,大體就是松永久秀腳底流膿頭頂生瘡。從他親孃生下她那天就噁心的要把他丟進臭水溝裡淹死,之所以能活下來是因為寺院住持收養。長大成人就一把火把那寺院給燒了。

投靠三好家出賣同僚陷害上司一路平步青雲混成奉行,最終憑藉鬼蜮伎倆成為三好長慶的女婿,開始把魔爪伸向整個畿內肆意作惡,弄死三好家兩代家督兩位一門眾還不行,這次又把目標瞄準無辜的幕府公方,毒殺足利義親暗殺足利義輝,都是他一手策劃執行的,他這麼做是期望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