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370億港元左右,雖然電話電訊產業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大,可這個價位還是有點過高,超出我們事先的預估很多!”
楊少宗問道:“您那邊預估出價是多少?”
李嘉臣道:“和記黃埔預計的估價只有270億,最多是300億。”
楊少宗嗯了一聲,繼續問道:“做過了資產評估嗎?”
李嘉臣道:“永安會計事務所做了一次評估,估價也是在270億港元左右,即便考慮電訊業的長期發展空間,最高也不宜超過300億港元。對於我們提出的換股計劃,大東那邊也不願意接受。”
楊少宗悄無聲息的在心裡琢磨了一段時間。
收購香港電訊絕對是一筆好生意,如果大東方面因為沒有滿意的報價繼續保留下去,就這麼保留四年,恰好是電訊產業最快的發展期,四年之後,它脫手的時候就能套現至少一百億美金——這肯定要拜美國納斯達克絡科技股泡沫所賜
第一百七十八章 神州系的啟航
英國大東電報局是香港的說法,在內地稱之為英國大東電報公司,也是英國第二大的電信公司,擁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英國大東電報公司之所以要出售香港電訊,關鍵在於香港電訊業競爭太jī烈,價費越來越低,新進入的公司都採取更新式的裝置和技術,加上僱員少,成本相對較低,勉強能夠做到薄利,而香港電訊是絕對做不到的。
華潤萬眾電話公司也算是老牌的企業,但它有央企背景,這個業務一直虧下去也不介意,新世界電訊是仗著房地產業的豐厚利潤瘋狂開拓……特別是新世界電訊,中旗國際在新世界電訊入股後,一直處於非理性的擴張勢頭,打的香港電訊有苦難言。
李嘉臣是比較穩妥的老牌資本家,他要算盈利率和負債率,算清楚盈利率,他就知道大東電報局絕對不是因為簡單的不看好香港未來的局勢而出售資產。
如果真的可以長期盈利,370億的售價對和記黃埔絕對不是問題,李嘉臣不願意在這個價位出手,毫無疑問是確實沒有多少把握,他自己正在經營的和記電訊是什麼樣的情況,他還不清楚?
歷史的走向是很有趣的,四年後,就在網路科技股的最**,李嘉臣的小兒子,傳說中的科技新貴忽然出資收購當時真的不賣不行的香港電訊,並且在中國國際銀行和中信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等中資財團的支援下,借貸110億美金擊敗新加坡電信,成為香港電訊的最終獲得者。
開局很好很漂亮,可惜結局很不好。
科技股泡沫破滅後,香港電訊從市值2500億港幣直線暴跌,加上是用了財團貸款收購,貸款加入電訊公司內部,使得公司承受了鉅額的利息壓力,運營成本過高,很快就成為負資產公司,最終市值只有2000年巔峰期的4%,並且一直持續到被剔除出恒生指數。
糟糕了吧?
所以說,薑還是老的辣,面對370億港元的價位都不收的李嘉臣自然有他跌撲不破的道理。
楊少宗肯定也有自己的想法,稍加核算,他就和李嘉臣道:“350億左右,我願意吃下來!”
既然對手願意吃入,李嘉臣也是樂見其成,做得好,那是年輕人的本事,做不好,說實話也很正常,他也不是很有把握。
李嘉臣輕輕的一抬黑色的塑框鏡架,簡短的思索片刻,道:“我可以去幫你引介,不過,最終還是要你們派人負責全面的談判。港府那邊,我可以去說服他們將你們納入許可範圍,如果在資金運作上有問題,我可以拆借一部分,但額度還是比較有限的,你最好能在350億這個價位拿下,再高……我認為是非常不划算,不如將錢直接投入到你們已經持股的新世界電訊!”
頓了頓,他又道:“另外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