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意見統一,什麼事都好辦了。

楊崢獎賞有功人員,凡是參戰者,都分到了糧食和羊肉,按照之前承諾,大榆谷四成的繳獲拿出來分賞參戰士卒。

受傷者陣亡者都有撫卹。

杜預還向楊崢舉薦了趙登,將他功勞列為第二等。

首功自然是張特,然後是劉珩、姜伐野、蒙虓、周放等將。

有功名單上報給夏侯霸。

幾萬俘虜被集中在西都城下,被分成八部,每部四五千人,漢、羌、胡混雜,以甲、己、丙、丁、戊、己、庚、辛名之,漢民多為伍長什長。

反抗是一定的。

楊崢沒有拆散他們的妻兒父母,但很多羌人祖祖輩輩生活在一起,不願分別。

楊崢毫不猶豫舉起了刀子。

三百多顆人頭落地,全都老老實實。

士卒們也都進入臨戰狀態,披甲持刀,日夜輪流巡視,以防奴隸們作亂。

分割完成,就被帶去各大屯田。

西都分甲己二部,臨羌分丙丁二部,安夷分戊己二部,歸義建威二城和大小榆谷分庚辛二部。

每部都有五百士卒駐紮。

為了以防萬一,楊崢還親自率領一千騎兵巡視各部。

春耕開始之後,大地頓時忙碌起來。

無論羌民漢民,對田地還是有很大的熱情。

西平土地肥沃,有太多的土地可以耕種,最大的問題是缺少人口。

大小榆谷可以養十餘萬羌軍。

臨羌、西平、安夷、破羌沿著湟水而下,都是可屯田之地。

夫定國之術,在強兵足食,秦人以急農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為天下之良式也!

屯田之術也適用於羌人。

在鐵犁、耕牛投入使用之後,耕種效率大大增加。

楊崢還徵召漢民老農,指導羌人耕種。

勞作最能改造人,同樣也可改造一個民族。

一開始有很多刺頭,或是陽奉陰違之人,但有了食物與茅房之後,這些人也漸漸順從了。

能活下去,沒人願意送死。

為了激勵他們的勞動熱情,楊崢還定下獎勵措施,評選各部勞作優秀者,賞以羊肉、糧食、衣物。

羌人大悅。

與漢民一樣,底層羌人也是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

別說吃肉,一年能吃飽一兩頓就是不易。

衣服更是慘不忍睹。

在楊崢印象中,與叫花子差不多。

實實在在的賞賜,比任何廢話都有效果。

羌人逐漸適應新的身份。

其實除了一個奴隸的身份,羌人的生活有著本質的改變。

只要不違背校尉府的法令,他們就不會被鞭打和欺辱。

而漸漸的,楊崢發現羌人性情剽悍是一面,忠厚卻是另一面。

在自己的威權建立之後,羌人逐漸服從起來。

大量的土地被耕種。

從湟水河谷到黃河谷地,一片生機盎然。

大亂之後有大治。

經歷了慘烈的戰爭之後,人心渴望安定。

秦涼溝通西域,自兩漢以來,就是殺伐之地,先有漢武大舉西進,後有先零羌、燒當羌掀起的羌漢大戰。

西域的胡人也趁機起事,還有蜀國動不動北伐。

楊崢的強勢征服者人設,給了羌人巨大的安全感。

李二說過一句著名的話,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

楊崢從南殺到北,從東殺到西,西海湖畔,大通山下,還有累累白骨堆成的京觀。

赫赫軍威,誰人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