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聲依舊抬頭,老書便把目光移開。

這已經不是簫聲依舊第一次捕捉到老書的異樣。

如果說第一次是巧合,第二次是誤會,第三次就不能再無視了,老書和他不過認識兩三天,如果他們之間有什麼矛盾存在的話,無非是杜若和商業村,又或者兩者皆有。

簽完名,他放下筆,側頭看去

女孩線條優美的側面初雪般白皙,長而密的睫毛在落下一片寧靜的暗影,清秀而美好,令人心動。

——冰雪般的容顏,冰雪般的心。

最初的惱怒過後,簫聲依舊漸漸察覺有些異樣——對杜若這種為人處世的性格態度的異樣。

他無法否認自己的好感和心動,如果她僅僅是對他沒有感覺,或許他可以接受,感情是雙向的,無法強迫,他會慢慢努力靠近。

但他發現,問題不在他身上,也不在他和她之間,而是在杜若本人身上。

她不是對他無情,或者說是不止對他一人無情,而是她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無論是對她好的,對她壞的,對她真心,還是對她假意——她應對的出發點,只會建立在理智之上。

“對什麼人,說什麼話”

在此之前,他從未發覺這是一句多麼冰冷的話,猶如一杆標尺,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丈量得如此清晰,清晰到無情。

簫聲依舊回想起家裡那些傳記中有關的描述,心裡泛起一個念頭:杜若的這種情況,屬於書中所描述的狀態。

——在那些在心理一道上取得成就的智者看來,人的感情心理,不是無形無質、不可觸控,而是有序可循,可以觸控丈量的東西。

在他們看來,感情是客觀的存在,有大小、數量和價值,而他們與常人不同之處在於,他們有稱量感情的一套獨有的標尺。

這套標尺如一道藩籬,存隔於現實和內心之間,將他們的心緊緊封閉。

對那些智者而言,世間千情萬愛,入眼,不入心。

他們依然會對他人的感情進行回饋和反應,如正常人一般。

只不過對其他人而言,一切因情而起,發乎自然,而對他們來說,接受到的感情會經過丈量分析,分寸不差地回饋,表面上和正常人無異——比起正常人,不如說是血肉組成的分析機器。

人生而有情——從有情至無情,得尋心理一道大成的偉業,是那些智者的終極目標,人生頂點。

用這樣的心境來駕馭人心,難怪書中對那些智者的手段的描述,往往是無跡可尋,神鬼莫測。

簫聲依舊博覽群書,知道那種狀態是怎麼一回事,曾感嘆過這種斷情絕性的違反天性之處,令人心寒書中對那些人的心智描述,令人感嘆欽羨,但現實中與這種人交往,除非本就不知,否則又有多少人可以接受這種用理智來丈量回饋的“感情”?

現在,杜若的一句話,讓簫聲依舊窺知了她的心境——她正走在前人的路上。

回想起認識杜若以來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看起來發乎自然的情緒反應,他感到刺骨的寒冷和莫名的悲哀。

從他的立場看來,這樣的人即便因此走向大成,走向頂點,他們的人格,始終是殘缺的。

——杜若專注心理,在這條路上比他走的更深更遠,能達到這種程度,想必相關書籍看得更多,她不會不知道走上這條路的結果,這是她自己的選擇。

簫聲依舊在心裡輕輕嘆息。

簽完字,每份合同分成一式三份,一份被系統收錄,一份分別由簽約人自己儲存,合同的法律效應自動生效。

面試簽約兩個重要階段已經過去,大家明顯都輕鬆不少,尤其是新加入的五人,臉上露出愉快的笑意。

既然是在酒樓,按照Z國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