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35米),進口的港界為高後崎和寄船崎的連線。內港在西北端,端頭是佐世保市的立神港區,由北向南順次為1區和2區(水深10-14米);3區位於港區的東北和中間(惠美須灣),為商船錨地,水深10-37米,可容納萬噸輪10餘艘;白崎和崎岬連線以東高島附近為指定裝載貨物的船隻錨地。港口的南界是豬之首岬和口木崎的連線,東北界是尼烏浦和早岐海峽西端一點的連線。港內適航水域達30多平方公里,屬半日cháo港,漲cháo流為東北向,速度0。3節,落cháo流為西南向,速度0。5節。進口航道內的落cháo流速1。3節,航道港界外可達2節;漲cháo流最大達1。5節。整個港區全年多北風,夏季多南風,冬季盛行北風。進港助航標誌有,御神鳥燈樁、帆上瀨燈樁、大瀨燈樁、大立島燈樁、小立島、御chuáng島燈樁、高後崎燈塔、白瀨燈樁、大島嶽高山峰(100米)和百合嶽高山峰(185米)等。
對日本來說,佐世保是重要的軍港,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是日本海軍最重要的錨泊基地之一,日本海軍在這裡的佈防相當嚴密,港口入口中均佈置有防潛網和水雷區。
在中日雙方開戰之後,佐世保港戒備森嚴,尤其是針對可能發生的中國潛艇的攻擊。由於雙方開戰後,日本海軍的主力艦一直未曾出現,而佐世保港又是日本海軍重要的基地,有可能有鉅艦停泊,因而兩艘中國潛艇曾於 1921年5月潛入佐世保灣,其中一艘觸雷而沉沒,所有艇員均喪生。擊沉中國潛艇的訊息讓日本民眾十分振奮,在他們看來,任何企圖突破佐世保灣的嘗試,都是不可能的。
但可惜的是,遭遇了挫折的中國人並不這樣想。
由於日本海軍也在歐洲的海戰中損失慘重,“築bo”、“鞍馬”、“伊吹”等主力艦先後沉沒,而新建造的戰艦又沒有全部完工,因而日本海軍處於歷史上罕見的“失血期”,而這一時間的中國海軍卻達到了歷史上的最盛時期,中國海軍在主力艦數量方面第一次擁有了絕對優勢。儘管中國海軍在歐洲表現出sè,但面對老對手日本海軍,中國海軍高層絲毫不敢大意。在積極準備同日本海軍主力決戰的同時,一些中國海軍將領也提出了效法德國海軍的“潛艇偷襲作戰”方案,和德國人的“無限制潛艇戰”有所不同的是,中國潛艇在襲擊日本海上航線,攻擊日本運輸船隊的同時,也把尋找並攻擊日本海軍主力艦作為了同等重要的作戰任務。
中國海軍高層的一些將領為了強化中國海軍主力艦方面的優勢,打算使用潛艇擊沉或者擊傷日本海軍的主力艦,以使中國海軍能夠輕鬆的得到制海權。
想要偷襲停泊在軍港中的敵艦,只有具有非凡的膽略和高超的技術的人才能做到。用中國海軍的實際指揮者楊朔銘的話來說,任何攻擊者都“需要最為大膽與強烈的進取心”。因為他們所要面臨的不僅是重兵防守的敵人海軍,還有無法事先預知的強烈海流,它的力量足以使潛艇偏離預定航線而陷入危險境地。一直以來,楊朔銘都想嘗試讓一艘中國潛艇潛入日本海港,給予日本海軍以沉重一擊,如果能夠擊沉或者擊傷一艘日本主力艦,日本人將一蹶不振(以日本人的速度,建造一艘戰列艦並將其列裝最快也須耗費2至3年的時間)。中國海軍的情報部mén為此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並透過海軍偵察船、在日本的情報人員和部分出海巡邏的潛艇蒐集到了大量關於日本沿海各港口海灣的情報資料。中國偽裝偵察艦派出的偵察飛機甚至設法拍攝了一些關於佐世保和廣島基地的清晰照片;在佐世保灣和瀨戶內海附近海域巡邏的部分中國潛艇也冒險靠近佐世保港,帶回了一些極有價值的情報。在針對上述情報仔細研究後,中國海軍潛艇部隊司令部得出結論:必須採取夜間攻擊的方式,因為那時海底的水流較為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