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段宏業為父親重新斟好了茶,靜靜地等待在一旁。
段祺瑞很快便看完了信,不動聲色的將信交給了段宏業。
“是山東傅將軍來的信。”段宏業沒有直接看信,而是瞅了一眼信封,說道,“看樣子他有些等不及了。”
“不是他等不及了,是他們傅家等不及了。”段祺瑞露出了一個莫測高深的笑容,“我們現在已經是一條船上的人了。”
段宏業聽了父親的話,開啟信仔細地看了起來,當他看完了這封信後,便明白了父親剛才說的話是什麼意思。
“我們不用再等下去了,”段祺瑞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揹著手踱了幾步之後,對段宏業說道,“是動手的時候了。”
“用不用通知徐叔叔一聲?”段宏業提醒父親道。
“不用了,計劃本來就是他定的,只是在具體時間上沒定下來,只要咱們一發動,他是會知道的。”段祺瑞說道,“到時候你先給他發個電報就是了。”
段宏業點頭答應,將信還給了父親,段祺瑞接過信,取過一個打火機,將信紙連同信封一著。
伴隨著在手中躍動的火苗,段祺瑞的眼睛裡,似乎也有火焰閃動。
江西,雙龍鎮。
經過幾年的發展,如今的雙龍鎮,已經由一個古老而又有些偏僻的鄉鎮,變成了一座繁華熱鬧的城市。
以前陳舊的磚石街道,已經變成了平整的大路;低矮的草房,也變成了紅磚黑瓦的小樓;而那些以前就顯得很是氣派的高宅大院,門前的路燈也顯示出了它們所經歷的深刻變化。
以前落後的手工作坊,生產力低下的農業,錯綜複雜的民間勢力,還有那無所不在的土匪和走私馬幫,現在都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好久沒回來看看了。”
坐在汽車裡的吳傑看著如今已經大不一樣的雙龍鎮,不由得感慨萬端的對坐在身邊的趙霞說道。
“這才多長時間,要是你回來得再晚些,變化會更多,說不定連家都找不到了。”
趙霞看著一臉風霜之色的吳傑,露出了一個甜美的笑容。
吳傑聽出了她話裡的責怪之意,不由得抱歉地笑了笑,他有些不敢直視她的眼睛,將目光重新望向了窗外。
“自從培育出了新型水稻,周圍的鄉鎮都非常羨慕,紛紛過來引進稻種,”趙霞望著遠處一望無際的稻田,說道,“要是全國都能種上這樣的稻子,就不會再有人捱餓了。”
“是啊我現在也想不通,他楊瀚之是怎麼讓農技學校那幫人弄出這高產稻來的。”吳傑嘆息道,“那個高海石也是個厲害人物,楊瀚之給了他資料,他竟然就能弄出實物來。”
吳傑當然不會想到,楊朔銘所創造的這個奇蹟,是來自於他的“超級電腦眼”中儲存的後世一位偉大的中國人的傑出貢獻,他將這些寶貴的資料給了這個時代那些有志於利用科技手段解決飢餓的人們,才使中國人的糧食增產夢足足提前了幾十年
“我也想不出來,”趙霞笑著搖了搖頭,“我也沒想過,當初那個捱了槍子兒快要不行了的人,竟然是個無所不知的奇人。”…;
“他創造的奇蹟太多了,弄得我現在都有些習以為常了。”吳傑看著開著拖拉機在地裡勞動的人們,感嘆道。
“這也是大家為什麼都義無反顧的跟著他的原因吧。”趙霞開心地看著田野中的人們,說道,“現在,他這個‘高科技軍閥’的名聲,已經傳得越來越遠了。”
“‘高科技’之名給他楊瀚之,可謂恰當之極,‘軍閥’麼,倒也馬馬虎虎。”吳傑想起了楊朔銘的所作所為,不由得連連點頭。
“要致富,先修路,這是他經常說的。”趙霞指了指寬闊的砂石路面,有些幽怨地瞅了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