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我們就讓他們見識一下‘大德意志’號的炮火威力!我們將摧毀挪威海軍的所有艦艇,將他們的海岸炮臺和堡壘全都變成瓦礫!沒有任何物體能夠經受住‘大德意志’號哪怕一次主炮齊射!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
“……三百年來,只有德國海軍能夠這樣面對面的對英國海軍進行這樣的挑戰!……‘大德意志’號是真正的海上不沉的堡壘!也許有人擔心,英國人的那些‘獅子’會來找我們的麻煩,在這裡我將告訴你們大家,英國人來了,只有毀滅的命運在等待著他們!……”
呂特晏斯的演講獲得了艦員們雷鳴般的掌聲,在完成了鼓舞士氣的演講後,呂特晏斯回到了司令塔裡,開始將精力放到了即將到來的作戰上。
作為一名資深的海軍將領,他當然明白,再激動人心的演講,也不如一場實實在在的勝利來得痛快。
他也知道,在德國秣馬厲兵極進行入侵挪威的行動之際,英國人肯定也在擬定關於挪威作戰計劃。
“英國人知道‘大德意志’號出動後,肯定會出動本土艦隊的主力。”艦隊參謀長舒爾茨海軍少將說道。
“那正是我們所希望的。”呂特晏斯笑了笑,說道,“只要能擊沉一到兩頭‘獅子’,英國海軍就將失去戰鬥意志,這場戰爭我們就勝券在握了。”
“是啊!英國人一直對這些‘獅子’寄予厚望。”舒爾茨嘆息著說道,“這是‘獅子’和‘恐龍’的較量啊!”…;
聽了呂特晏斯和舒爾茨的對話,“大德意志”號的艦長林德曼少將不由得暗暗點頭。
的確,對於英國的“獅”級戰列艦來說,“大德意志”號完全是不折不扣的恐龍。
按照英國、美國、法國和中國達成協議的“倫敦海軍條約”,在附加條款裡,規定簽定條約的美英法中四國可以在日本不簽約的情況下開建標準排水量不超過70000噸,裝備16英寸口徑火炮的戰列艦。英國人那時就意識到,如果日本不同意該條約,他們的新式戰列艦主炮口徑將會是列強新一代主力艦中最小的。而日本人很可能不會簽定條約。因此,1937年英國開始照手預先研製下一代戰列艦。英國人的情報顯示美國和日本的新式戰列艦都將裝備16英寸以上的火炮,因此加快的研製的步伐。
英國確定日本不會簽定倫敦海軍條約後,英國海軍部決心遵照“倫敦海軍條約附加條款”造艦。英國隨後會同法國、美國和中國等幾個海軍大國發表公開宣告:將按照該附加條款建造主力艦。英國還曾同美國表示希望把附加條款中的70000噸縮減成50000噸。這是英國人多方考慮的結果。首先,在先前的預研中表明標準排水量50000噸的級別,英國人自己就能夠設計出達到火力、防護、速度三者較好平衡的16英寸主炮的戰列艦。其次,將排水量限制在50000噸內可以避免其他沒有簽定條約的如德國、義大利等國建造超過標準的戰列艦。當然,這當中也有出於著政治方面和財政方面的考慮。但事態的發展沒有給英國人這樣的機會,在得知日本建造超級戰列艦和德國重振海軍的計劃後,英國果斷的開始了自己的超級戰列艦的建造,即“獅”級戰列艦。
“獅”級戰列艦的標準排水量為83500噸,裝備有威力強大的三座四聯裝18英寸(460毫米)52倍徑主炮,“獅”級戰列艦一共建造了4艘,首批兩艘“獅”號和“蠻勇”號分別於1939年7月4日和6月1日在維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位於紐卡斯爾的船廠和位於伯肯黑德的凱莫爾?萊爾德船廠建造完成。第三艘“征服者”號於8月份在克萊德班克建造完成,第四艘“怒喝者”號在格拉斯哥的費爾菲爾德造船廠建造完成。
四艘“獅”級戰列艦構成了英國皇家艦隊的主力,成為曾經雄霸四海卻於“日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