塊塊石碑,經風吹雪覆,披著寒霜,甚是古老。她心想:“以往嫌此地太遠,懶得前來,倒也頗為陌生,正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又看這石階上有掃雪痕跡,顯然常有人往來。她暗道:“多半與那崔玉山一樣,是土匪居住之地。”不由得極為謹慎,隱藏形跡。

不多時來到道觀中,倒見其甚是清雅整潔,有數個道童正在屋前掃雪,挑水煮飯,待忙完雜事,隨後擺開架勢,彼此切磋,功夫甚是精妙,東採奇猶豫起來,繼續偷望。

又過了一會兒,天氣好轉,陸陸續續有百姓上山,求見道觀中的一位“高陽道長”,皆是求醫而來。東採奇聽眾百姓蛇伯口音,心中激盪,暗想:“莫非道觀中道長是個大善人麼?”

吱呀一聲,木門急急開啟,一俊朗的年輕道士急奔出來,說道:“你們為何冒雪趕來?我說啦,每隔數日,定會進城替大夥兒看病,來此途中不安穩,可別加重病情。”說著將一老婦挽住,將眾人陸續請進屋子。

那老婦道:“道長,你心腸好,待大夥兒好,我是不忍勞煩你遠遠跑上一趟。”說罷從懷中取出一荷包,荷包中是些許碎銀。東採奇見她這碎銀晦暗無光,當是歷時長久省下的,這老婦是極貧苦之人。

高陽道長大聲叱道:“婆婆,我反覆言明,若替富貴之人看病,我診金不菲,若替窮苦人看病,我分文不收!你快些將銀子收好了!”

身後眾人也紛紛取出銀兩,要高陽道長收取,高陽急道:“我來這兒十多年,你們還不知我規矩麼?如若硬逼我收錢,等若壞我修德。不是待我好,而是害我來著!”眾人目中含淚,這才作罷。

東採奇倍受觸動,見眾人進了大屋,她落在地上,來到後院,躲在窗下,偷聽屋內眾人交談。

高陽道長語氣極為溫柔,耐心十足,且醫術甚是了得,不在索酒之下。往往三言兩語,便明瞭病狀,隨後抓藥囑咐,全不收錢。眾人對他也極為敬仰,言語中將他視作菩薩一般。

東採奇的血肉縱控念功夫可辯人言真偽,知屋中人所言發自肺腑,做不得假。

忽聽屋內有一女子低呼一聲,說道:“哥哥。。。。哥哥。。。。”

高陽道長忙道:“龔琴,怎麼了?”他站起身,腳步梆梆,走入後屋。

女子不語,高陽也不再出聲,過了片刻,高陽朗聲道:“本道觀頗為窮困,一貧如洗,不知窗下君子來此何事?”

東採奇吃了一驚,心道:“我屏息潛藏,便是阿道也無法察覺,這人探查功夫好生厲害。”她一推窗戶,閃身入內,見屋內眾人皆盯著她瞧。

高陽萬料不到來人竟是如此容顏出眾的少女,神色驚愕,大聲道:“姑娘又是何人?”

東採奇拱手道:“在下游雲之人,偶經此地,見道長仁心高義,不禁欽佩,在此聆聽道長善舉,不禁出神,還望道長見諒。”

高陽點頭道:“姑娘身懷絕學,武功深湛,衣著華貴,氣度不凡,絕非尋常人物,為何偷偷摸摸的藏在冰天雪地之中?本觀自來開門迎客,不拒外人香火,姑娘此舉,倒頗有些不正大光明瞭。”

東採奇暗想:“他只在頃刻之間,便知道我武功底細了?”指了指眾百姓,笑道:“你別忙著猜疑我,還不快替大夥兒治病?”

高陽又看她幾眼,眼神古怪,不再理她,又一一替眾人診治,東採奇耐心在旁烤火,也不催促。

後屋中腳步輕響,從厚簾布裡探出一人來。那人乃是一少女,約莫十六歲年紀,臉型圓潤,稍顯肥胖,臉上塗滿胭脂粉末,睫毛眉毛皆精細休整過,她朝東採奇瞪視,目光又是驚懼,又是厭惡。東採奇朝她友善一笑,那少女哼了一聲,鑽入屋中,東採奇討了個沒趣,暗叫倒黴。

高陽忙至午間,叫來道童,將眾患者帶下去喝粥喝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