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懂,不過道理多少也明白一些:“那是不是真的像電臺通告裡面說的,以後購買商品都要憑著票據才可以啊?”

這種事情,在華聯的歷史上,還真沒出現過。而且與西方主流經濟模式,也是大相徑庭。要不是知道鍾泱一直極力反對赤化,張茵茵還以為鍾泱正在建設紅門的神聖不朽之社會呢。

“對,自由市場的買賣,必然會被逐漸取消,整個社會實行相對嚴格的產品配給。不過這並不是物資短缺,正好相反,我們的物資和財富,都相對充裕。”

“那為何還要限制物資的供應呢?前陣子的報紙上,不是也有報社提出了自由市場的重要性嘛,裡面提到了違反市場的生存法則必然會導致生產體系的僵化的觀點。”

在學術領域,華聯保持的是一種開放性的政策,無論對於政府聲譽是好是壞,很多論點都可以報道。在憲法上,這種言論自由也是受到保護的,明文寫於文字之中。

面對妻子的疑惑,鍾泱也只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自由市場經濟理論,其核心宗旨是讓市場來決定哪些企業可以生存壯大,哪些只能衰落消亡。但這有一個過程,那就是資本在早期,市場供小於求,那就意味著產品必然能帶來利潤。”

見妻子一副認真聆聽的模樣,鍾泱也是說得興起:“過去的五年裡,華聯的幾個大型集團,帶動了一大批企業,生產出了產品,投放到市場之中,賺取了讓人欣喜的利潤。但問題隨之而來,那就是擴大生產和市場飽和的問題,時至今日,早期的供不應求所帶來的利潤,已經到了盡頭。”

“而且主要的問題在於,我們開發的許多產品,並不適合投放到市場當中。比如說效能優越的電子元件,甚至是初代的成品計算機,我們花費了大量的資源研究出了這樣的產品,卻不得不因為政治上的考慮封鎖了這種產品進入市場的渠道。”

“你是說,我們家裡用的電腦,也是屬於不得投放市場的限制性商品嗎?”雖然沒怎麼使用過,但對於家裡一些奇奇怪怪的家電,張茵茵這個女主人還是很熟悉的。

“對,早期用於創造財富的幾個主要產品,其實已經足以維持接下來的研究所需。如果繼續推行市場經濟,唯一的結果就是導致在技術研發領域的力量分散,對於華聯而言,這是得不償失。”

“好了,我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接下來就讓我們好好的吃午飯吧。”

“是的,我王陛下”摟著鍾泱的臂膀,張茵茵調笑著說道,臉上滿是幸福的甜膩滋味。

有很多事情,鍾泱都沒有和別人細說,並不是怕洩密,而是知道說了他們也無法理解。這些都是涉及人類文明整體觀念的大局,並非一個簡單的說明就能解釋清楚的,在結果沒有出來之前,說了反而更容易導致迷惑和猶豫。

其實後世的歷史書,以及學術界,都對人類的文明作出了相當多的闡述,在細節上更是繁花似錦,無所不包。

但在鍾泱看來,很多其實都是煙霧彈,或者說考慮到當權者的態度,在一些關鍵的節點上,都沒有過多的深究,也不敢深究。

比如來自西方學術界的資本主義和計劃主義兩種經濟理念,就長時間存在著各種爭論,並且成為了治國思想的必然選擇,非此即彼,別無他途。

真正要涉及本質,無非就是個資源分配比例和分配方式的差異。資源分配比例,就是你創造了多少價值,而你又能在這些價值中得到多少收益。

分配方式則指的是在整個社會的分配領域內,以什麼作為基準。這個基準,在西方主流的經濟體制內通常表現為貨幣,也就是說金錢成為了分配資源的最終標準,價高者得。

而蘇俄則在嘛剋死的指導下,在咧擰的帶領下,用特權代替了貨幣,成為社會資源分配的根本法則。哪怕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