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慨萬分,突然覺得自己已是真正活在了這裡,這種感覺從來沒有如此強烈。
平隸東郊隆起一座“萬人冢”,冢前立兩丈高白石碑,撰碑文以記聖武二十五年大疫。同年,城中百姓聚資修“憑春祠”,祠內供奉白衣踏蓮的女子神像,世代為醫者尊。
上卷 第59章 我笑他人看不穿
瑞雪兆豐年,今年的雪似乎比往年的多些,往往清晨一睜開眼睛,便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景象,銀裝素裹中夾雜著喜氣洋洋,叫人從心底裡舒坦。
因入年關,各州各府的奏報裡都挑好的說,倒真是四海昇平的氣象。成片的恭賀之詞看的卿塵目不暇接,只覺得要氾濫,反而天帝倒是心情甚好,或者人上了年紀,便當真喜歡聽些喜慶的話。
連著新春慶典,是天帝在位間第二次冊後大典。
貴妃殷氏系出名門,才德兼備,數年來佐理後宮,足孚眾望,天帝降旨晉封為皇后,母儀天下。旨意是卿塵擬的,禮部接了旨後,即刻著手準備皇后金冊寶璽,夜氏皇族象徵著皇后身份的金絲晶也送到了殷貴妃宮中。卿塵百無奈何的看著那金絲晶,近在眼前,卻遠在天邊。
天帝看了禮部呈上冊後大典摺子,對卿塵道:“傳朕旨意,就照禮部擬的辦,此次大典便由太子主持。”又頓了頓:“孫仕安,去東宮看看太子身子可大好了,今年天壇冬祭要他代朕祭祀。”太子遷回東宮後便一直稱病,已有數日未朝,天帝雖知這病也未必便是真病,但卻一概不究,只每日遣御醫請脈看問。
卿塵低頭飛文走墨,隱隱從天帝話裡聽出些意思。近日來封賞冊後,天帝對夜天湛母子可謂聖恩眷隆,太子之事如今尚未有個明確處置,難免便有人猜測此或是湛王將入主東宮的先兆。然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四季祭祀歷來都是由天子親行,天帝命太子代皇帝祭天,無疑是昭告天下,儲位牢不可動。
二月初一的冊後大典上,紫袍玉帶的夜天灝,比先前多了幾分清瘦,眉眼間卻仍是風俊高潔,氣度華然令人不敢逼視。一日下來遵禮守制,近乎完美的執掌著大典程序。天帝唇間一抹滿意的微笑,是因這個長子酗鬧過後終於恢復了正常,幾乎忽略了身邊剛剛冊立的殷皇后。
卿塵站在天帝身邊,總覺得夜天灝的平靜下隱藏些著叫人不安的東西。整個人站在眾星捧月的群臣中間,他似乎卻脫離了這雕龍繪鳳的太和殿,隨時會步入另一個空間,飄然而去。這種感覺是如此清晰,清晰的幾乎可以伸手便觸控到他深深掩埋的哀傷,然而能看到的卻只是他白皙俊面上高貴的笑意,叫人一時困惑無比。
深夜的東宮正殿,夜天灝唇角含著一絲微笑,目送與他一母同胞的三弟和九弟消失在宮門處,長長白雪覆蓋的甬道上,留下了深深淺淺清晰可辨的腳印,一直蜿蜒到了黑暗深處。
很久很久的安靜後,他一仰頭,將一杯瓊漿倒入嘴中,繼而放聲大笑,似乎發現了世上最有趣的事情,笑的眼淚都要流出來,一個踉蹌險些跌倒。嚇得身邊內侍急忙上前扶住:“殿下……”
“滾!”夜天灝突然怒道:“統統出去!”原本文雅如玉的臉上因為酒意顯出幾分粗暴,一隻嵌玉金盃“咣噹”摔在地上,伴隨著數只白玉瓷碟碎落,刺耳聲音在大殿裡空蕩蕩的迴響。
“如今父皇封了殷皇后,怕是早將母后忘了……”
“殷皇后和七哥如今深受榮寵,殿下難道就不擔心……”
“我們三人一母所生,自會全力扶助殿下……”
“殿下莫要猶豫,若看得他們坐大,便無法收拾了……”
“殿下,遲恐生變……”
“殿下……”
“殿下……”
“殿下……”
“給我住口!”夜天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