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系列紀錄和成績之中,還有一個人和一部影片牢牢站在了他的前面——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

杜克是一個技術流的導演,從來都不排斥任何新技術,更不會追求沒有必要的實地拍攝,但比起詹姆斯?卡梅隆對電影技術的革新,他清楚自己開著跑車都追不上。

在《復仇者聯盟》出現之前,外界輿論認為在影片總票房方面,無人能與杜克相比,但單部影片票房能超越《泰坦尼克號》和《阿凡達》的導演,只有詹姆斯?卡梅隆自己。

直到《復仇者聯盟》的出現。

不得不說,超級英雄組團刷怪的威力還是相當巨大的。

單部影片影史票房第一,這只是一個名頭,但這個名頭之響亮,影響力之大,絕對是無法想象的,像某部電影,為什麼要用盡一起手段,即使搭上許多資金,都要搶到太平對岸的影史票房第一?

其中不僅僅是名,還有利。

自從《終結者2》以來,詹姆斯?卡梅隆的電影都是製作精良和票房炸彈的代名詞,只要對電影業稍有研究的人都不難發現,世界之王的電影從來都不是勝在創意,甚至創意只能說是很普通的水準。

最為典型的莫過於《泰坦尼克號》和《阿凡達》,兩部影片在創意方面恐怕連一般都算不上。

這兩部影片最大的特色無疑是技術。

杜克與詹姆斯?卡梅隆明顯不同,詹姆斯?卡梅隆為了拍攝一部《阿凡達》,可以花費數年的時間改進和實驗新技術,為此不惜等上五年乃至更久,而杜克基本一年一部的拍片速度,決定了他不可能像卡梅隆那樣潛心研究新的電影技術,只會將現有最新最成熟的技術運用到自己的製作當中。

想要超越詹姆斯?卡梅隆,在使用新技術方面根本沒有可能。

這一點,杜克非常清楚,除非他也像詹姆斯?卡梅隆那樣,拿出幾年的時間來投入到純粹的電影技術之中,否則根本沒有可能。

將幾年的時間消耗在一部影片上,這明顯不會是杜克的選擇。

選擇一個有創意的劇本?不說所謂創意背後代表的巨大風險,單是大製作影片的型別,就不需要影片的故事本身具備太多的創意。

當然,改編也是一種選擇。

最近幾個月的時間裡,杜克也關注過不少網路或者熱門書籍方面的資訊,還讓人拿下了一部叫做《格雷的五十道陰影》的網路小說的電影改編權,但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卻始終沒有。

太平洋對岸的華納大中華區,向杜克推薦過一部有一定人氣和影響力的熱門硬科幻小說,不過杜克沒有親自執導的興趣,他是一個無比理性的人,這一世最沒有理性的事情,也只是發生在曾經的偶像娜塔莉?波特曼身上,對待那部熱門的科幻小說,他的頭腦還是很清醒的。

這個世界截止到現在最為重要的電影市場,還是以北美為首的西方市場,特別是好萊塢賴以為根本的北美市場,文化產品的排外性絕對超出一般人的想象,那部科幻小說改編成的電影最為適合的市場,依然是太平洋對岸,根本不可能在西方市場尤其是英語區大賣。

缺少了英語區市場,僅僅依靠太平洋對岸的市場作為主體,怎麼支撐杜克動輒超過兩億美元的投資?

至於認為拍出那部科幻小說就能拿到超過《阿凡達》的票房,那隻能說是想太多了……

那本科幻小說很優秀,卻不適合西方市場,杜克非常確認這一點,所以華納大中華區拿到了小說的電影改編權,與太平洋對岸的實力最強的幾家電影公司合作,力爭拍攝出一部製作精良的華語合拍大片,而針對的消費群就是中國的觀眾們。

一部影片想要大賣,首先要對自己有足夠清晰的定位。

與印象中這部科幻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