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遠來到楊立鐸辦公室,恭敬地道:“楊書記,邱副鎮長把李初年也帶來參加會議了。”

楊立鐸頓時眉頭一皺,道:“邱副鎮長怎麼把他帶來了?”

“我當時就提反對意見了,可邱副鎮長說我也不是鎮黨委成員,我能列席會議,李初年為何就不能列席了?把我氣的夠嗆。”

楊立鐸深吸了口煙,沉思了會,道:“你去通知其他人馬上到會議室,我一會過去。”

“是。”

蔡遠隨即去通知了鎮長譚峰,還有另外幾個鎮黨委成員。

等其他人都到齊了,又過了十幾分鍾,楊立鐸才邁著西方步來到了會議室。

邱叔華內心很是著急,受災的麗水村老百姓還等著安置呢。

李初年心中更加著急,但他人微言輕,在這種場合,根本就沒有他說話的份。不然,就憑楊立鐸姍姍來遲,他也要問個明白才行。

楊立鐸坐下後,看了李初年一眼,臉色很是不悅。又看了一眼邱叔華,臉色陰沉了下來。

邱叔華知道楊立鐸為何陰沉著臉,與其等他追問,還不如自己先說個清楚。

“楊書記,這次麗水村受災,是山洪爆發導致的。咱們鎮水利站就李初年一個人,所以我把他也叫來了。”

如果邱叔華不主動說,楊立鐸肯定會發難。

最終的結果,那就是李初年被轟出去。

但邱叔華說的這個理由極其充分,楊立鐸心中再不滿,也不好再發難了。

其他人也感覺邱叔華讓李初年參加這次會議的理由無懈可擊,也就都沒有表示異議。

楊立鐸道:“我們現在開會,今天的這次會議,議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如何安置受災的群眾。”

楊立鐸是一把手,他這麼說,就等於給此次會議首接定了調子。此次會議只討論如何安置受災群眾,其它的都不要扯。

大家隨後根據楊立鐸定的這個調子展開討論,討論的結果有兩種。

一種是將麗水村受災的群眾,分散到其它村中去。等麗水村倒塌的房屋修繕好,再讓受災群眾返回去。

另一種就是將麗水村受災群眾,暫時先安置在鎮政府大禮堂內。

鎮政府大禮堂是五六十年代修建的,面積很大,可容納幾百人。

當時修建這個大禮堂的目的,就是為了召開公社大會。

那個年代不叫鎮,而是叫公社。

主張將麗水村受災群眾分散到其它村中去的,是楊立鐸和譚峰等人。

主張將麗水村受災群眾暫時安置在大禮堂的,是邱叔華和組織委員劉峰。

楊立鐸譚峰等人以壓倒式的優勢獲得了他們方案的透過。

邱叔華知道自己的方案無望,但他還在做最後的努力。

他道:“楊書記,譚鎮長,請你們再三思。如果將麗水村的受災群眾分散到其他村中去,一是給其他村子增加負擔,二是麗水村的受災群眾也不一定願意去。”

楊立鐸道:“如果讓受災群眾都安置在鎮政府大禮堂裡,這成何體統?”

譚峰道:“是啊,這還有個鎮政府的樣子嗎?”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稱是。

楊立鐸還看了一眼組織委員劉峰,神態很是不滿,劉峰頓時一句話也不敢再說了。

事己至此,邱叔華也沒法再說什麼了。

楊立鐸正要宣佈散會,突然有個聲音響起:“我認為邱鎮長和劉委員的方案是正確的。”

大家立即朝聲音來處看去,發現竟然是李初年說的。

他們普遍認為,這個聲音太不和諧了。

楊立鐸的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很是不悅地道:“李初年,這裡有你說話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