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聖火國都。
鮮豔的火鳳戰旗隨風飄揚。
馬赫迪潰部被壓制在海邊圍剿,波拉丁逃散到偏遠山區躲藏,這個以異教徒為主體、長期在中央走廊處於搗亂者地位的國家,已基本臣服於狄龍的腳下。
當然,這樣的國度,統治比攻佔更難。宗教分歧、長期戰爭、心理隔閡,都不可能在短期內打破,欲收編重整,著實考驗狄龍的政治手腕。
狄龍與丹西一樣,著眼長遠,他不是立刻強行併吞,而是先把此地變為聖瓦爾尼的僕從國,然後再逐漸同化,將其轉為本國的有機組成部分,最後水到渠成地實現合併。
黑衣派肯定無條件地支援馬赫迪,白衣派為丹西控制,藍衣派被丹西和狄龍同時得罪,不會跟他搭夥,而在此時,狄龍卻另闢蹊徑,引進了另一個教派領袖——困居草原的紅衣派首領伊森。
伊森與狄龍沒什麼過節,卻跟丹西積怨很深。紅衣派也不會在乎狄龍如何殘酷對待黑衣、白衣派,反倒非常願意擺脫貧困的草原,向富庶的走廊地區發展。
以上僅是表層原因,狄龍此招的厲害之處在於,將這場本質上屬於異教入侵的戰爭,在形式上變為聖火教門內不同教派的拚鬥,有利於戰後的內部鞏固,能打破不同宗教間的天然敵視情緒,安撫新拓國土民眾,削弱其抵抗意志。
當然,他只是利用伊森的教派領袖招牌,實權肯定牢牢抓在自己手裡。但他手腕的高明出色之處就在於,即使做個名義上的聖火國教尊,當個傀儡,伊森也抵制不住擴充套件本派教義的巨大誘惑。苦寒貧瘠、地廣人稀的草原,控制的面積再大,也比不得在富庶中央走廊裡的一小片地方,伊森老妖急欲在這個文明中心地域建立一個本教的據點和橋頭堡。
※※※
在聖火國都,小小年紀的速帝也與馳名走廊的另一位英雄——狄龍會面了。
狄龍是速帝所見豪雄中最靚的美男子,玉樹臨風,優雅尊貴。這是真正的軍事貴族子弟,比之苦寒出身、容貌平凡的丹西,比之生活儉樸、粗獷豪放的草原各族首領,更能引起人們的好感。
當然,人不可貌相,觀人不能只看外表。小小年紀的速帝,逐漸精通此道,敏銳地發現了狄龍身上的特有氣質。
這完全是另一種型別的霸主。
相較於丹西的銳意創新、狠辣兇猛,相較於草原英雄的豪邁悲壯、敢作敢為,狄龍顯得有些陰鷙深沉。
俊秀而不失剛毅,表面和善,意志堅定。文靜的外表把暗藏內心的狠毒掩藏得密不透風,不洩漏半絲在外。即便做同一件陰謀,他也能做得更加漂亮,更加具有迷惑力──帶著貴族特有的迷人微笑,以非常優雅的符合禮儀的動作,用刺刀插入你的心臟。
但正所謂同類最瞭解同類,未來的草原霸主,現在的雛兒,卻憑著自己的直覺,探究到狄龍內心深處那股特殊的陰險,感察到與此人進行交易的巨大危險……
速帝的這種天生直覺,對於他後來察人用人,對於軍事指揮和政治交易,都有莫大的幫助……
※※※
狄龍是一個很善於見人下藥的主。伊森老妖本性嚴肅,不苟言笑,卻也被他幾句話就弄得開懷起來。
“大師風塵僕僕地自草原趕來,一路勞頓。”狄龍笑道:“聖火國本為貴教領地,卻為妖人波拉丁和馬赫迪掌控,攪得烏煙瘴氣。狄龍驅除妖孽,卻不敢霸佔專美。大師來了,我這心裡就有譜啦!”
“這是穆罕大祭司的居所,後又為波拉丁篡得,”狄龍做個手勢,“今後,這就是大師的行宮了。”
“紅衣派未有咫土寸功,豈能如此?”伊森也是多年修練出來的老妖精,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我派只求能自由傳教,別無他圖,軍政大事,自應大將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