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林並沒有如往常般立刻發起猛烈衝鋒,他率部隔開三公里遠,小心地注視著敵方大軍。

班哈率四萬暴熊武士居中,帕維亞和穆斯塔法各領兩萬多胡瑪飛騎衛護兩翼。大軍分成三路縱隊,如三條長蛇,在廣袤的荒漠中蠕進。

看到席爾瓦的部隊行進有度,陣勢嚴整,莫林不敢輕舉妄動。他率部與敵人成平行線前進,荒漠裡於是出現第四條西進的長蛇。

席爾瓦對於身側出現的這支敵軍視而不見,按照預定計劃和自己的節奏行軍,絲毫不理睬南邊的威脅。

莫林警惕地北望,像一隻死盯著獵物的野狼,緊緊地跟在身旁。

他倒垂搠矛,曳槍縱馬而前。

閃亮的槍尖,在沙丘上畫出一條長長的細線……

聖火國現在亂成了一鍋粥。

馬赫迪偷襲波拉丁,想一舉篡權,拿下這個同教國家,獲得一個陸地支撐點,為今後的大陸擴張奠定基礎。他雖然成功地攻佔首都,卻沒能活捉波拉丁。

波拉丁實力大損,卻仍有部分忠於他的軍隊跟隨作戰,抵禦沙漠帝國二皇子的進攻。

隨後,大踏步後撤的狄龍,突然又殺了一個大型的回馬槍,第二次侵入聖火國!

這一回,他可不像第一次入侵那麼謹慎小心了,而是揮兵急進,根本不給對手喘息的機會!

馬赫迪同時跟波拉丁和狄龍交戰;波拉丁主要抵抗馬赫迪,卻也不可能跟狄龍這個有過深深舊怨的異教徒交好;狄龍的策略更簡單了,反正那兩人都是跟自己談不到一塊去的異教徒,見誰滅誰。

如此一來,聖火國戰爭演繹成了一場紛紛擾擾的三方大混戰。

戰場的局面很是混亂,但趨勢卻異常明顯。

馬赫迪與波拉丁需要攜起手來,才有實力抵禦住狄龍的大軍,此刻卻內鬥紛爭,當然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或許馬赫迪扭轉戰局還有一個希望,那就是猛虎軍團和蛟龍水師介入。

但丹西對於這個野心勃勃、擅作主張進攻波拉丁的妻兄本就生氣得很,根本不願再搭理他。而且,在東線戰場形勢如此緊張的時刻,在急需走廊基督教徒物資和精神支援的時刻,且懾於東教廷的威力,他也絕不願意明目張膽地與狄龍為敵。上一次他鑽了個空子,偷運異教兵馬參戰,尚可抵賴,矢口否認,這一回,狄龍大大加強瓦爾芹海盜艦隊的沿岸巡航,更令他找不到任何機會。

形勢已不可挽回,丹西也毫不猶豫地棄子,不讓本國軍隊陷入第二個戰爭泥沼。他硬著心腸,置馬赫迪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求援信於不顧,完全否認自己跟這位妻兄存在任何協議,亦不派一兵一卒去幫忙,不讓狄龍抓到任何把柄。反而,在臺面上,丹西不斷髮表宣告,向狄龍送去賀函,慶祝盟友對異教徒的連番勝利。

狄龍心如明鏡般透亮,亦笑呵呵地不露任何聲色地接受自治領的賀函,並祝福猛虎軍團在東線戰場取得佳績,打敗呼蘭異教徒以及勾結他們的走廊敗類。

立場不同,行為迥異。丹西可以毫不在意地拋捨車保帥,棄掉馬赫迪這顆棋子,但有人卻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拋棄他,尤其是軍中還有自己的親生兒子……

雖為亞熱帶海域,十二月的寒風仍有些寒意。

一艘烏篷小船逆風行駛,航速極快。

這艘看似根本不能出海的小船,不僅從遙遠的外海駛近岸邊,而且還無聲無息地穿越威塞克佈置的海岸封鎖線,悄然出現在聖火國的西南海岸。

不過,只要知道這艘小船的駕駛者是誰,估計就不會有人感到訝異了。

坐在船尾,一襲黑衫的老者,不是休倫是誰?!

操槳馭帆十餘人,皆為聖火教黑衣派星月使以上級別的高手。

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