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傳統等諸方面因素的影響,漢諾大草原各族達不到圍欄畜牧的定居牧業文明程度。

遊牧這種低等級、低層次的生活生產方式,必然帶來產出的低效率:土地利用率低下,同等人口要比定居文明佔據數十上百倍的空間方能生存;破壞草場,過度損耗本就貧瘠的自然資源;受自然界的影響過大,生存方式極不穩定,稍有天災,就會引發人禍。

遊牧的生活生產方式,造成了在漢諾大草原上,生存資源的總體匱乏,而水草在各處的不均勻分佈,更加劇了生存的壓力。

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相互影響,最終擰成了一個無法解開的死結,草原上總有相當比例的人,無法靠自己手裡的資源,填飽肚皮活下去。除非自願餓死,否則就必須向外轉嫁這種生存危機。

生存危機有兩種轉嫁方式:向外轉嫁和自相殘殺。

從目前的形勢看,向草原之外轉嫁危機已不可能。

猛虎軍團抽身離去,在死亡峽谷北口構築北風堡和堅固的防禦工事。他們剛剛打完大勝仗,威名遠震,在加入了蒂奇斯族眾之後,聲勢更為浩大。

這種形勢,比之李維駐守的陰風堡還要可怕。遭受連番浩劫的漢諾大草原,全體聯合起來,也許在大草原上敢於向丹西叫板,可到南邊打陣地戰、攻城戰,暫時卻看不到任何勝機。

老妖可以借特定形勢、有利機會和適合蠻騎作戰的廣闊戰場,糾合全草原之力進攻猛虎軍團及其盟友。可是,一旦猛虎軍團躲到堡壘裡,隱身在蒂奇斯這道屏藩後頭,打不著了,其他各族定不會跟他去南部撞牆。

戈勃特當年的號召力絕非現在的伊森老妖可比,可他連破蠻岡的野戰營壘都打不動,最終只能大敗而還。此時,要各族兵馬跟著一個彗星般突然崛起,並無什麼值得稱道戰績的詭異老巫師,去攻打北風堡的城牆,完成此前戈勃特都未能完成的軍事任務,他們肯定不幹。

無法向外搶掠,就須眼光朝內;失去了共同的敵人,遊牧各族必然要尋找新的洗劫物件。解不開的生存死結,只有屠刀能斬斷。自相殘殺,最終仍然不可避免。

丹西的金蟬脫殼,猛虎軍團這個巨大的威脅離開草原遠去,看似凝成一塊鐵板的草原各族兵馬,立時分崩離析。

黃羊灘北岸的蠻族聯軍,眼看追上蒂奇斯南遷族眾無望,搶掠財富、擄捉奴隸、向丹西報仇等戰略目標悉數落空,因找不到敵軍,臨時組建的草原聯盟迅即瓦解。

鷹斯、沙利克、西格爾等人都不跟伊森打聲招呼,當夜即各引本族人馬離開,返回基地去度冬。

各個參戰小族也一鬨而散。

有些心有不甘的小族,為了彌補這趟戰爭中一無所獲的遺憾,甚至在半道上就相互揪打起來……

誠如丹西所料,草原各族為了生存,是非常現實的。猛虎軍團越急於控制草原,把他們逼得越緊,他們就越團結,越戮力同心地跟眼前的大敵拚殺,可一旦撒手不管,共同的威脅消失了,他們就會自己捉刀相向……

伊森控制了鳩蠻沃薩兩族的實權,可以在兩族內部調控和整合資源,消除兩族間的衝突。但除非能控制整個漢諾大草原,否則老妖也解決不了這種系統性的生存危機,無法消弭,甚至舒緩這種不可調和的內在矛盾。

相反,慾望是沒有止境的,為了擴張自己的權力範圍,為了把猛虎軍團引出來,為了抓住並控制丹西,伊森反而和其他各族產生了根本性的利益衝突。

老妖倒是很想施展搜魂大法把所有各族的首領全都控制住,可惜,他的真氣再充沛也是有限的。對則尤,特別是對內功深厚的戈勃特實施的精神控制,極大地耗費了他的內力,再同化一人,估計至少十年內他都別想恢復原有的神功。

老妖可不願意再把功力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