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隔開一段距離,讓馬兒小步跑著常速前進,邊走邊四下張望,完全如兩個執行任務的蒂奇斯族的遊哨斥候一般。
一路上,這兩人就碰到過三股蠻族的斥候部隊,對方友好地招手示意,丹西和魯道夫也不動聲色地回手致禮,然後兩邊各走各路。如此倒也頗為太平。
早晨該是酷暑裡最美妙的時光了,清爽的晨風送來草原上特有的芬芳氣息,地平線上的太陽此刻也尚未顯現其毒辣本性,縱馬覽景,最是怡人。
丹西和魯道夫都是見過世面的老江湖,現今越來越接近敵軍大本營,欲速則不達,著急反誤事。從這裡到破蠻岡尚有好幾天的路程,還需要穿越極易遭埋伏的死亡峽谷。
作為蠻族的大後方和廣義上的戰場,遊牧聯軍的偵察遊騎漫山遍野搜尋,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被敵人發現,招來大軍追殺。這可比伊森還要可怕。
伊森再厲害,也就是一個人,而暴露了身份,不僅惹來千軍萬馬的圍剿,即使能夠僥倖逃脫,也令對方洞悉猛虎軍團主帥離軍的事實,將給駐紮於破蠻岡將士們的軍心士氣帶來極大衝擊。
兩人邊走邊聊,指指點點,神態輕鬆,享受著周圍的草原景色,看不出一絲緊張與不安。作為三軍統帥,必須懂得調劑心神。神經如果總是繃著,總有一天會繃斷。心理脆弱的人,承擔不起沉甸甸的軍國重任。
※※※
席爾瓦沒有算錯。
大陸歷九九五年六月三十日,黑巖城不幸陷落後的第三天,當中央郡的民間各處繼續進行著艱苦卓絕的反侵略抗爭時,巨木堡也再一次迎來了大型攻城血戰。六月的月初與月末,巨木堡都為死神擺下了盛大的筵席。
主力戰場與淪陷區的敵後戰場,確實是互命依託,同生共死。
沒有敵後各路義軍的配合與發展,死守巨木堡的軍民將看不到出路。同樣,沒有巨木堡的正規軍將敵方主力死死地吸引在城下,造成聯軍在中央郡各地兵力疏散的形勢,自由軍團也無法找到敵人的孔隙,不斷戰鬥、不斷壯大。
為了抵禦外侮,猛虎自治領是舉國迎敵、全民皆兵,挖掘了一切可以挖掘的戰爭潛力,以抵擋優勢敵軍,避免敗亡的命運。
經歷將近一月的修整備戰,造器械、養精力、鼓舞士氣、調整戰略,巨木堡城下不屈不撓的聯軍舔完剛剛癒合的傷口,又再次捲土重來,發起第二輪猛烈的攻城大戰。
第二次攻城的規模遠沒有第一次那麼龐大,氣勢卻比第一次還要旺盛。這也不難理解,兩天前,塞爾人總算為聯軍出了口惡氣,茲波林竟然在一日內攻陷了堅固的黑巖城,大大振奮了城下聯軍的軍心鬥志。
而巨木堡則舉城縞素,大小教堂裡、河濱廣場上,領主夫人美芙洛娃和各位神父們領著軍民默默地祈禱,祈求上帝的垂憐,保佑多災多難的巨木堡度過難關。
席爾瓦還是立於高塔之上指揮戰局,只有巴爾博在他身邊。
飛天大將軍已經放出,除此之外,還有十來只大雕、禿鷲等猛禽跟在它們的身後。巴夫特的第一批猛禽偵察隊已經偷偷運達,其他的尚在途中或者採購之中。
由於金雕物種稀少,無法買到,巴夫特買了一些其他猛禽先行送到。經過十幾天的訓練後,巴爾博也讓這些猛禽偵察隊員跟在金雕夫婦身後進行第一次實習鍛鍊。
席爾瓦掃望戰場,已經經歷過上次守城戰役的他,現在不只是外表上,內心裡也鎮定得多了。
萬斯和一些黑巖城守將的人頭確實被東岸的塞爾攻城部隊當作炫耀戰功和打擊敵方士氣的標誌高高懸掛。不過,畢竟是國王親征,尚講究一點王者的尊嚴和榮譽,也不能不考慮國內外輿論和一些具有騎士做派的將軍的態度,尚未像茲波林那樣喪心病狂,驅趕民眾攻城。當然,即使他們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