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大遼國發兵五十萬,趁著宋朝主力外出征戰,兵力分散,準備再次挑起事端,圍困幽州,企圖再次南下。大宋太子趙惟敘臨危受命,率領京衛第一軍——大宋新軍的精銳五萬餘人從京師出發,向幽州進軍,增援幽州。楊家三小將楊宗澤、楊宗盛、楊宗志分別為前路、中路、後路先鋒。同時皇帝為了解決兵力不足問題,向大宋北方各地警衛部隊發出詔令,命令北方各地府州派出建制營增援幽州,在幽州南二十餘里的祭旗坡集結。各地州府接到詔令後,不敢怠慢,急忙命令派出各地負責維持治安的國防營。這些國防營計程車兵和軍官都格外的熱情高漲,戰鬥意願十分強烈。為什麼?這可是太子爺御駕親征,以後皇帝的接班人,如果不是這次機會,他們可能也就在所在的各地州府混一輩子了,而這次居然能夠從維護秩序的部隊變成主力,擁有建功立業的機會,這是何等的榮耀啊。所以各地的建制營格外的積極,尤其是離幽州比較近的像雄州、霸州等地,接到詔令後就立刻派兵出發了。

再說遼軍這邊,發兵五十萬,韓昌、肖天佐、肖天佑以及天慶梁王耶律尚帶領部隊把幽州城圍的是水洩不通。期間,花刀太歲嶽勝率領邊關二十四將也多次出城迎戰,但雙方各有勝負,而且往往遼軍不會出現潰退的情況,因此幽州城一時半會兒也解不了圍。遼國大將軍蘇天龍更是率領兩萬精銳遼騎在幽州外圍巡視,負責阻擊增援部隊。蘇天龍想著:大宋此時兵力不足,主力都在外征戰,所以也沒有什麼像樣的軍隊和大將來支援。於是就在幽州必經之地的盧溝橋象徵性的駐紮了五百兵力,其餘兵力都分散開,去周圍搶掠去了。可他不知道的是,大宋太子御駕親征,詔令一出,北方各地府州紛紛派出建制營趕往祭旗坡集結。

雄州營一千餘人最先趕到祭旗坡。雄州營營長一看,自家營是第一個到達,這可是建功立業、露臉的好時機啊,不如前去主動出擊一番,把盧溝橋給拿下,也好給大部隊設個橋頭堡的警戒哨,並且在太子爺面前露露臉,給雄州營的兄弟們掙點軍功。說幹就幹,於是雄州營營長帶著千把號弟兄就直奔盧溝橋而來,他認為盧溝橋必有遼軍防守,正好可以藉此來打探一下遼軍的虛實,如果兵力薄弱就趁機拿下,搶一個頭功。

於是一行人來到了盧溝橋,果不其然,盧溝橋果然有遼軍駐兵。不過看樣子不多,雄州營雖然沒有重武器,但是人手一把步槍的標準還是有的,雄州營長下令部隊散開,悄悄摸過去,瞄準開火。而盧溝橋的五百遼軍還在鬆懈狀態,打盹的、下棋的、喝酒的,大有人在。為什麼會如此懈怠?因為根本想不到大宋還有什麼部隊,主力部隊和大將都在外,忙於征討吐蕃、黎朝等地,根本沒有可用之兵了,所以在盧溝橋駐兵多此一舉,而且遼國發兵五十萬,一般人聽到嚇都嚇死了,還來救援呢。結果,反轉往往出現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刻,雄州營長一聲令下,雄州營士兵立刻開火,剎那間,盧溝橋上的遼軍倒下一片。剩餘的立刻嚇得屁滾尿流的朝後方跑去,有幾個想反抗的,剛拿起刀槍,就被一槍撂倒。幾乎沒有費多少功夫,雄州營就拿下了盧溝橋。

而逃走的遼國潰兵很快就報告給了蘇天龍,蘇天龍聽後大吃一驚,不過他認為此刻宋軍也不會有太多的人,於是領著五千兵馬,立刻奔赴盧溝橋。到了一看,果然只有千把號人正在佈置防禦陣地,於是大手一揮,遼國的炮兵開始架炮裝藥,然後對著盧溝橋就是一頓亂轟。經過幾年的沉澱與發展,遼軍在軍事改革上也花了很大的心思,雖然武器裝備還比不上宋軍,但是也具備火槍和火炮了,只是射程和威力還遠不如宋軍而已。一輪轟擊過後,遼軍騎兵開始往上擁,零散的步槍防線面對騎兵難以形成有效阻擊,所以很快雄州營防線就被突破,雄州營長命令突圍出去一部分人回去報信,其餘人員在此戰鬥到最後一刻,騎兵突破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