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在於:一是“耐旱”;二是適應性強,“不擇地而生”;三是生長期短,自種至收僅五十餘日。

這就有效能夠使得大宋百姓的肚子得到溫飽,穩定社會階層的矛盾,同時促進人口的增長。

韓明在清理出的大部分南方土地上都要求種植該產物,同時也在尋覓良機,看看能否組織船隊出海跨洋,到美洲引進番薯、土豆等高產農作物。

只有這些高產農作物打底,大宋在未來各種天災人禍的危機下,才能保持自身的穩定性,有效抗擊各種問題。

但是對於出海的問題,韓明還是慎之又慎,畢竟現在還沒有精力外派船隊。

這樣一來,只能從中南半島以及東南亞地區尋找合適的農作物,提高大宋內部的糧食產量了。

當然這是後話,而當前在英宗皇帝的鼎力支援下,韓明等人日以繼日,加工加點不斷在全國推進新政。

到治平二年八月初,在大宋上下雷厲風行的動作下,第一批趕至出來的‘慶曆重寶’正式進入市場。

加上原本市場流通的部分,朝廷填補了剩餘,總算使得大宋各地的貨幣趨於統一。

在‘慶曆重寶’統一後,英宗皇帝宣佈在治平三年正月初一,開啟推行‘一條鞭法’後的第一次收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旨意一下,各地官員簡直是瘋了一般,畢竟他們需要核算的土地數量、市場商戶太龐大了。

得益於清丈土地和‘農轉商’的政策要求,大宋的土地數量相較於嘉佑年間,完全翻了近一倍,稅收數量也達到了建國以來歷史新高,增長了近三倍。

而破產失去土地的農民為了一口吃的,也是嘗試接受官府‘農轉商免息借貸’的政策,投身市場。

這樣一來,導致全國各地的商業市場愈發蓬勃發展,商品經濟空前繁榮起來。

而在這樣的資料支援下,朝廷統計出全國接近破產失去土地的人口高達百分之五十以上。

也就是說,基本地方除了賣身與士紳地主家的佃農、奴僕外,大部分都是流民。

這樣的一條計算把朝廷從上到下的各級官員都嚇得魂不附體,只覺得自己第一次離死亡如此之近。

全國近一半的流民,這可是要命的事情,怪不得南方的叛亂總是屢平不止。

要是任由事態發展,遍地流民的情況加劇,大宋就是迎來天翻地覆的結局。

因此在這種恐怖資料出來後的大朝會上,英宗皇帝罕見的發起了脾氣,對著滿朝官員和地方官員痛罵不止。

“這就是你們給朕,給先帝說的天下承平,順遂安定——?!”

英宗皇帝氣的把手中的統計文書摔在朝堂地上,嚇得所有人都不敢吭聲。

尤其是臺諫為首的唐介、趙拚等人,臉色煞白,他們畢竟是舊派主力,這個鍋很可能就落在他們身上。

至於英宗皇帝,現在是又氣又怕,甚至覺得有一把明晃晃的長劍橫亙在頭頂,讓他氣都不順。

想想大宋當前的情況,別說開創盛世,就是能不能挺過百年都是問題。

這種爛攤子,讓英宗皇帝感覺頭風病要犯了,隨即語氣更是第一次狠厲起來。

“韓侯!”

“臣在!”韓明立馬端著玉笏從佇列中走出。

“你之前上書提議成立‘制置三司條例司’,朕準了。”

“即日起,由你牽頭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指導全國變法改革的實施,統籌財政。”

“桓王、王介甫、司馬君實、包繶、範純仁、龐元魯、呂好卿、盛長柏、梁晗、盛長楓”

“這些人全部歸屬‘制置三司條例司’,由你統管,原三司衙門也隸屬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