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第1/3頁)
章節報錯
&ldo;等你給沈竊藍生兒育女,在沈家站住腳,有了根基了,再提親自撫養侄子的話,也不遲……怎麼你連籠絡沈竊藍這麼幾年的把握都沒有?&rdo;
郗浮薇沉吟著,片刻後,她抬眼說道:&ldo;但憑爹爹做主,有勞爹爹照顧矯兒了。&rdo;
雖然知道宋禮這麼做,不無抓著郗矯做人質的打算,但如他所言,只要自己在沈家站住腳,人質就會變成郗浮薇跟宋家之間加強聯絡與情誼的媒介。
畢竟她這年紀被宋家收為義女,雙方根本談不上感情基礎。
誰知道她用宋家義女的身份嫁進沈家後,一旦站住腳了,他日或者宋家敗落,或者沈家靠著東宮的關係崛起,會不會反戈一擊對付宋家?
宋禮年紀也大了,底下子孫不能說多麼不爭氣,到目前看來卻也沒有能夠超過他的。
沈竊藍卻還年輕。
他總要為長遠著想。
此刻跟郗浮薇透露沈家的內情,提出幫忙撫養郗矯,示好的同時也是轄制。
郗浮薇是不喜歡受轄制的,可現實的境況讓她不得不點頭:她不是宋稼娘,有工部尚書的親爹在,與沈竊藍乃是門當戶對,設若過門很容易就會被沈家接納,因為她本來就是沈家那個階層的。
高嫁原本就容易受到區別對待,再帶上郗矯的話,且不說會不會影響她在沈家的地位,郗矯在沈家過的只怕也不會好。
而且說句不好聽的話,郗矯能活到現在全靠她這個姑姑。
她要是落魄了,郗矯只會更慘。
她好好的,郗矯即使不在她跟前,也未必不能得到善待。
反正這段時間一直都將侄子寄養在沈竊藍的手下那邊,郗浮薇這會兒也不在乎跟這個侄子再分離個幾年。
宋禮要看長遠,她又何嘗不是?
在此事上達成一致後,宋禮對她的態度又親切了幾番,還告訴了許多應天府貴胄的情況,各家的忌諱以及喜好之類:&ldo;這些你且記一記,等會去應天府之後,讓你義母、嫂子她們給你詳細說,免得過門之後人情來往出岔子。&rdo;
郗浮薇對此倒是真心實意的謝了他。
接下來她旁敲側擊了一番開河的情況,畢竟這條會通河也算是徹底改變了郗家命運的了……不是朝廷要開河,郗宗旺也未必會因為落鳳坡的鋪面一落千丈而氣怒而死。
然而這事情也不好怪朝廷。
因為只要聞家想悔婚,沒有落鳳坡也有其他算計。
照兩家在東昌府的勢力對比,郗家根本沒有任何還手的餘力。
所以郗浮薇此刻問起開河之事,半是緬懷父兄半是回味自己這幾個月來的奔波了。
這個註定會青史留名的工程,她也是有參與的不是嗎?
誰知道這一問卻跟宋禮聊到深夜……蓋因宋禮原本只是隨口敷衍幾句,卻發現這義女似乎見識十分廣博,圍繞運河,尤其是會通河,幾乎他知道的她都知道,漸漸被觸動了談興,竟是一發不可收拾。
&ldo;之前在幼青書房裡待過。&rdo;對於宋禮冷靜下來之後的詢問,郗浮薇解釋,&ldo;當時為了偷懶,將他書房的書都背了下來,如此他要什麼時,不必翻找就能告訴他。&rdo;
宋禮的反應跟沈竊藍當時差不多,驚訝而惋惜:&ldo;可惜了,不是男兒。&rdo;
頓了頓又說,&ldo;難怪沈竊藍會看中你。&rdo;
他們這樣的身份,美人見的多了,環肥燕瘦,南北佳麗,乃至於異族風情……除了那些意志力薄弱、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