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文冒著雪去尋找黏土,趁現在,地裡還沒有出現凍土的情況,以後天氣再冷一些,挖掘黏土就很難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玉章峰位置好,還是曾慶文運氣好,還真的被曾慶文找到不少的黏土。

只要有黏土就好辦,曾慶文將黏土都運到石屋邊上。

w為了幹活的時候不那麼冷,曾慶文在門前用石頭搭了一個小小的火堆,在裡面點了火。

何大爺這會和鼕鼕在挖地裡面的紅薯和土豆。

這些紅薯,跟土豆是十一月份的時候栽種的,現在都三月份了。

其實,按道理來說,紅薯應該是在七八月栽種,十月份左右就可以挖了。

但是,現在的天氣多變,直接影響到農作物的生長規律。

所以,沒有當季不當季的說法,只要可以種活,那就可以了。

紅薯的個頭差別極大,大的紅薯有小臂大小,小的只有中指大小。

土豆長得倒是挺勻稱的,基本上都有拳頭大小。

紅薯和土豆種的比較多,現在才挖了一半,紅薯和土豆都堆成一個小土堆了。

曾慶文自己一個人在修補屋頂,何大爺跟鼕鼕在挖紅薯。

在這個寒冷的天氣中,呈現一幅歲月靜好的畫面。

曾慶文是按照瓦片的走勢來抹黏土的,見過瓦房的都知道。

瓦房的屋頂是有凸凹凸的造型,中間凹陷進去的部分是排水的。

曾慶文就是順著瓦片來抹黏土,其實就是將瓦片抹上一層黏土,不破壞原有的形狀。

不多時,曾慶文就將屋頂均勻的抹上一層黏土。

這樣就可以減少石屋內溫度的逸散,從而達到保溫的效果。

剩下的黏土,曾慶文在石屋旁邊弄了一個小棚,到時候用來放置木頭。

搞定石屋後,曾慶文開始製作保溫大棚的門。

這個門曾慶文想得很簡單,直接用一張毛毯釘在木板上,然後安裝到石牆上。

他不打算做太大,跟石牆同樣的高度就可以,所以,曾慶文很快就完成了。

何大爺和鼕鼕這會還在挖紅薯和土豆,曾慶文過去看了看,差不多挖完了。

“老爺子,我先把紅薯弄回去。”曾慶文大聲說道。

何大爺只是揮了揮手,表示自己知道了,並沒有說話。

曾慶文估計這裡的紅薯加上土豆得有幾百斤。

足夠三人吃幾個月了,就是不知道這次降溫會持續多久。

之前那些沒有被保溫大鵬覆蓋的蔬菜,水稻已經開始出現一些凍傷的情況了。

曾慶文嘗試過用自己的金手指去感知一下這些農作物的狀態,沒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