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漢感激的望著大郎兒,道:“大夫也是這樣講的,可惜。。。。。。。”

憑這一家的條件,絕對是一等戶,請個大夫不是問題。話說藥醫不死病,主要還是老婦人的心情如何了。

媳婦跑到廚房做飯燉魚湯了,大郎兒只有陪著小心和夫人說話,既然冒認了人家的兒子,可又對人家的兒子的事情一無所知,這才叫一個難受。

好在有劉老漢在一旁遮遮掩掩的,加之老夫人神智有些不清,大郎兒還能對付。

反正明天就得告別了,如何安慰夫人才是頭疼。

飯菜都是現成的,就是魚湯是剛剛燉的,不一會兒就吃飯了。

韭菜炒雞蛋,外加一盆子魚湯,還有幾個小菜,主食是粗麵炊餅(4);可見這一家的條件還不錯。

吃過了飯,,又陪著一家人嘮嘮嗑,老夫人就發話了:“就別陪孃親了,快回屋和媳婦親熱去吧,嘻嘻,孃親可急著要孫子呢。”

媳婦的臉忽的就紅了,劉老漢也為難了;就這幾個屋,大郎兒既然冒認了人家的兒子,當然得回到自己的房間睡覺。

可是這如何能成?

除了夫人,幾個人都目瞪口呆的大眼望小眼,一臉的尷尬。

(1)。宋時的解元是臨時的,考不上進士就失去了稱號,三年後還得重新省試。

(2)。女人嫁入男家,就把夫家的姓在前,孃家的姓在後,中間加上一個阿字稱呼。

(3)。那年代,河北一帶,管公婆叫舅舅。舅母。

(4)。炊餅就是饅頭,就是武大郎賣的那種;而饅頭指的是帶餡的包子;粗麵,一般人家是舍

不得磨去麥子的糠皮的。

………

三更盼收藏!!!

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思

就見劉老漢給大郎兒使個眼色,嘴裡說道:“老婆子,人家小兩口自然有許多話兒要說,都是被你一直纏著,人家都沒機會說句悄悄話。

夫人心情大好,就站起來哈哈笑著,忙著推搡兒子去了自己的房間。

大郎兒回身把夫人勸出去了,就小聲對劉阿李問道:“劉源的書房在哪裡?”

劉阿李紅著臉把眼睛往右面望望,大郎兒就進了右側的套間,是個有十幾平方的書房。

那女人也急急的跟了進來,手裡拿著的是一個火燭,頓時把書房照亮。

“奴家一會給先生搬來被褥,再加個火盆;以前,官人也在書房睡過的。”

大郎兒點頭,這裡有個小木床,燈一亮就看見了。

不愧是書房,有兩面都是梨木書架,古色古香的滿是各種線裝書,靠門的兩側則是掛著書畫,朝陽的窗戶前面,是一個大大的書案,上面筆墨硯臺具備,一塵不染;可見劉阿李是個很勤快的人。

“就叫我大郎兒吧,我叫你嫂子,這樣聽著舒服。”

大郎兒對著正為他鋪被子的女人說著,只見她身子微微一顫,就繼續做她的事,嘴裡小聲說道:“就聽先生的,不知先。。。。。,啊,大郎兒兄弟在這裡能呆多久啊?”

“或許,明天放晴了就走吧,給嫂子添麻煩了。”

嫂子揹著身,大郎兒自然見不到,她悄悄滴下的眼淚;這人太想郎君了,見到他竟然亂了自己的心!嫂子悄悄擦乾眼淚,故作歡顏:“看兄弟說的,這大房子還差一個,沒見舅母高興的臉色都好多了;你呆的越久,大家就都高興的。”

嫂子話音未落,就慌張的跑出了書房。

這回清淨了,吃了飯,身子也緩的差不多了,就坐在書案前面默默的思索著白天發生的一切。

知道這一路不會順當,卻不想就在第一個縣城,就出了事!這裡面的味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