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學生費用和生活開銷。這種政策紅利效應在洪江市完全不一樣,這邊每人不過幾分地,一戶充其量也就是節省一二百塊罷了。

這筆錢無論如何也影響不大,怎麼樣讓當地農民享受到政策紅利,或者讓農民透過其他方式致富,這是擺在劉楓面前的問題。幾天功夫,劉楓下鄉走訪,零距離接觸了幾戶農民,實地調研這裡農民的生存狀況。

如今貴為省委副書記,再想三兩人就下鄉調研殊不可能,省委主抓農業的副秘書長要跟著,主管副省長也要陪同,還有市裡相關領導,區縣領導,如此大隊人馬劉楓相當不習慣。

只是別人也是工作需要,這個不是以他的意志為轉移的,再三精簡,也跟上七八個人。這還不算安保人員,已經是極限,農業廳裡面只有一個副廳長陪同,其他人很有怨言。

對於主管官員來說,不能陪同領導下去調研,有時候意味著被打入冷宮。南坑村距離縣城25公里,屬於典型的丘陵地貌,四面環山,山上楓樹、松樹鬱鬱蔥蔥,當地有著“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說法。

30多間磚木結構房屋依山而建,房前屋後雜草叢生,院落裡水龍頭被厚厚的鏽斑包裹,站在村中心,能聽到潺潺溪流聲和大山深處的鳥叫聲。據村主任介紹,村裡每人平均不到兩分水田,單靠務農難以維持生計。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村裡年輕人開始外出打工,後來,為了讓小孩到縣城讀書,村民陸續搬離村莊。南坑村的變遷是城鎮化的一個縮影,改革開放以來,大量農村年輕人選擇進城務工。

在城市打拼幾年後,便拖家帶口在城市定居,留守的大多是年邁老人。距離南坑村兩公里外的齊家村小組,鼎盛時有100多名村民,如今只剩下7位老人,旱地基本拋荒,水田也僅夠餬口。

目前的城鎮化率為47%,而且每年還以1。6個百分點遞增,即每年有七、八十萬農村人口進城。有學者認為,出現一戶或幾戶人的村莊,既有經濟因素,也有文化因素。有的老人因為對故土的眷戀、對鄉土文明的堅守,即便在城鎮有房子,也不願意離開家鄉。

走過幾個人丁冷落的鄉村,劉楓勉勵地方幹部:“城鎮化是社會的進步,一定要記住一點,城鎮化不是為了那幾個百分點,給自己增添一點政績。國家大力推動城鎮化,是要讓更多的貧困人口享受到改革的紅利,而不是為了城鎮化而城鎮化。

說到底,執政為民不應該是一句空話,更不應該是一句口號。為官者做事之初,首先不是想到自己的政績,而是你的行為為老百姓帶來了什麼實惠,為老百姓增加了多少收入,讓多少貧困人口擺脫困境!”

匡廬省的民營經濟發展水平在華夏處於上游水平,也許正是因為發達的民營經濟,為官場**營造了一個溫床。有些鄉鎮幹部都富得流油,只是初來乍到的劉楓,對這些現象也只能是一聲嘆息。

很多人錯誤理解一部份人先富起來的含意,很多幹部倒是搶先把自家的小經濟抓起來了,手段花樣百出。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需要制度的建立。

劉楓下基層,向來不會事先通知,地方幹部總是在他調研的時候,才得到訊息趕來。他不能對別人的生活水平說三道四,卻可以在工作中進行督導。

這種神出鬼沒的工作方式,給一些幹部帶來很大壓力,實際上劉楓很少會挑刺,更多的是和地方幹部一起探討,地方經濟發展之路。5月8日星期一,鄒國葆為劉楓做的日程安排做了修改,劉楓看了看沒有說什麼,車隊出發了。

河灣區梅山鎮陶罐自然村,鎮政府備用120救命車,開著挖機,僱傭社會地痞流氓及鄉政府近百人之多進村,在無拆遷許可證的情況下,就開始毀滅性拆除全村房屋,那種氣勢洶洶的模樣,真的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