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焦哥,咱們兄弟也不用打馬虎眼,看來焦哥那裡混的不怎麼樣。這樣辦………”
到上林縣的時候,已經是夜幕降臨了,不過這一次哥幾個並不累。已經是最後一站了,大家一路上欣賞著湖光山色,江南無限風光好。還不時在江南古鎮逗留,品嚐當地的風味小吃,當然到哪裡劉某人都是東道主。
因此上,來到上林縣政府賓館的時候,幾個人並不累。比哥幾個早到一天的伍山,早早就預定了幾個標準間,頂樓被人包去了,沒有訂到,不過這在徐公子看來也沒什麼。
因為這裡的標準間雖然沒有熱水,可是以這裡的氣溫,洗上一個冷水浴也不錯。大家衝過涼,時間還早,劉楓罕見的提出,到縣城裡溜溜。
徐甲和司國安面面相覷,這可太罕見了,這一路上劉某人還從來沒有過這樣的要求。不過這也正常,這裡就連伍山都比劉楓大幾個月,像劉楓這樣的年紀,一連一個多月的時間沒有機會出去消遣,還真的不像是一個年輕人了。
上林縣地處魚米之鄉,雖然和中心城市距離較遠,但是街面足夠繁華。劉楓還是第一次以欣賞的心情遊走在這樣的江南古鎮,一水的青石板路,兩邊古屋簷翹起的部位,在立面上形成優美、輕靈、流暢的曲線,宛似一隻只輕靈翩飛的鳥翼,分外的動人。
水鄉的橋讓劉楓流連忘返,這裡的橋往往是嬌小嫵媚,當年的秦少游為“鞦韆外綠水橋平,東風裡,朱門映柳”的絢麗景色所動,如今小劉教授更是舒發思古之幽情。
據說李肩吾愛看“直下小橋流水,門前一樹桃花”,而歐陽修更痛快,他偏喜歡“獨立小橋風滿袖”,多麼瀟灑!劉楓最是喜歡這裡的水,一條條河道穿插在縣城中間,就像是北方老家的尋常巷陌,只是這水更有靈性。
它是流動的,它是有生命的,它是有記憶的!
一條條小船徜徉在流動的河道上,慢慢的搖啊搖,更添了幾分安逸和祥和,沒有一絲的煙火氣。偶爾水中會躍出一條小魚兒,更多時候只能聽見“噗通”,“啪嚓”的水聲,循聲望去,見不到魚影,只剩下一圈圈的波紋盪漾開來。
條石壘砌的河岸上掛滿了綠苔,有些水淺的地方會有一簇簇的水草,招搖著,隨著水流搖擺。這裡很少風,全然不像劉楓的家鄉,那裡三天不颳風已經是奇蹟了。
也許正是因為這裡安靜平和的氣候,才養育了這些喜歡安逸生活,容易滿足的百姓。船裡的乘客多數是本鄉本土的,不時的有人和岸上的橋上的熟人招呼著,船上岸邊形成了完美的互動,就像是一幅富有生命的水墨丹青!
劉楓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想必當年的富庶繁華,更是遠超此等水鄉小鎮吧!劉楓幾人徜徉在這古鎮中,恍若回到了數百上千年前,這裡記載著華夏的歷史滄桑的變幻,記載著華夏古建築文明的發展高度,記載著“湖廣熟天下足”的驕傲。
街上徜徉的不僅僅是劉楓一行,還有紅男綠女,在這裡似乎停駐了時代匆促的腳步,每一個人都不再沉迷於俗世的繁冗。似乎只有在這裡,才能沉下心,安靜的享受那從遠古傳來的文明的聲音。
幾個人走累了,進入路邊一個茶館,這是一個臨街的老店面,大堂裡已經坐了十幾人。桌子都是那種很古舊的八仙桌,看那木材應該是真正的古物,最少也是民國初年的傢什了,而不是眼下仿製的明、清式樣。
幾個人並沒有去品茶室,選了一處臨窗的桌子,點上一壺龍井,幾個小點心,兩三碟小菜,無非是油酥豆,五香花生米,泡椒鳳爪之類的,價格不貴,卻是開胃的很。
“老李,你兒子馬上畢業了吧?找沒找到接收單位呢?”
臨近一桌似乎是公務員之類的,談話居然是普通話,這讓聽了一小天方言的幾人,